还记得去年那场中小学生辩论赛吗?
历经三个多月的预报名,3月19日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辩论赛再次鸣锣开战!
全新的赛制,全新的辩论流程、“全民参与”的办赛理念……
一、千余家庭弃周末奔赛场
刚刚过去的3月19日,是一个风和日暄,难得的适宜踏青的周末。
然而有来自北京市各个区的1000多个学生家庭,放弃了举家郊游,也没有在培训班外焦虑等待,分赴北京的六个区县赛点,去参加一场特殊的辩论赛。
这是由北京市教委、市语委举办的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辩论赛。报名始于去年12月,截至开赛共有1500多人登录大平台报名。
其中志愿者队伍近200人,所覆盖的学校已从2015年初办时的3所增加到今年的218所,16个区的学生均有参与。
以为是常规报名你就错了!
市语委的老师说,报名的时候,会让每名准参赛者上传一段视频,用一段话阐述一个观点,表达清晰的就可以进入比赛。
上周六,预赛在北京市六个区的赛场同时开赛,包括东城区的第一七一中学,西城区的第一五六中学、朝阳区的陈经纶中学分校、海淀区的北京实验学校海淀校区、丰台区的丰台二中初中部、顺义区的后沙峪中心小学,各区选手和志愿者均能就近参赛。
二、全新赛制从阐述观点到四人PK
小编了解到,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辩论赛将在今年3至6月间进行,共分为七轮大型赛事,比赛形式,包括演讲、讨论、四人制辩论等等。
这里要敲黑板划重点了!
为什么说是“进阶版”的辩论赛?因为赛制与以往完!全!不!同!
还是来自市语委老师的权威介绍,比如第一轮预赛,并不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的PK,而是由同学们上台,现场抽取题目,直接进行阐释,能够自圆其说即可!
“只要观点清晰,能讲清楚自己的观点就可以”,这位老师说,考虑到辩论是双方的讨论,当别人质疑的时候,个人要有“反击”的能力,所以预赛主要观察选手阐述的能力。
为啥呢?
老师说了,其实办这场比赛的初衷不是选拔辩论界的精英人才,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学会辩论,体验到辩论的乐趣,所以要给辩论“小白”们学习、积累经验的机会。
所以直到比赛后期,才会使用常规的“4人辩论模式”。
但这个过程也有创新,比如会要求辩手们针对同一个辩题,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辩论,比如第一轮当正方、第二轮当反方……
为啥类?
因为经过与多位带领过辩论队的老师们沟通,市语委的老师们发现,只使用一方面观点的学生,有时即使走到大学毕业,也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很容易偏执”,这也是希望能矫正孩子们的观点,让他们更全面的认知。
(小编发自内心地说,为了你们能全面发展,老师们也是操碎了心呐~~~~)
三、积分晋级辩论小白也可能“笑傲江湖”
大家都知道,赛场如沙场,只要有比赛就会有淘汰。
那第二届辩论赛,怎样才能既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辩论的乐趣,又形成有益的竞争呢?
答案很简单——积分制!
市语委的老师说,前三轮比赛都不是淘汰赛,而积分赛,一直到第四轮,才按积分淘汰人。
比如预赛之后,下一轮就会根据选手积分、区县、学校的情况,混编战队,让不同年龄、学校、学习程度的孩子编入一个战队参加辩论。
很有可能,赛前你们会收到一条神秘信息,里面写着的是你素不相识,却成为亲密战友的人的信息哦~~~
所以,即使是没有辩论经验的初学者,也能随着赛事推进得到多次锻炼的机会,逐步进阶。这个舞台属于每个参赛的选手。
到了第三轮结束的时候,就会根据总积分,淘汰50%选手,在进入第四轮大比赛。从此处突围的选手自然积分更高,能力更强,实力也就更强!
小编再悄悄透露下,目前预赛分数基本打出来了,满分5分钟,平均分有3点多。市语委的老师说,有无辩论经验表现出的差异确实比较大,所以预赛有益减少差距~到了下一轮的比赛,就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比赛结果,进行不同分值的累计了~
心动不如行动,没参赛的也别急,这一份赛程拿去不谢,欢迎关注哦!
第二届北京市中小学生辩论赛时间计划如下:
3月19日预赛(6个区县赛场同时开赛,个人赛,比赛形式为:抽签抽取三个赛题,自选一个赛题进行3分钟个人观点阐述)
4月22日、23日小组赛第一轮、第二轮(预计分四个赛场,个人赛,比赛形式为:混编战队,四人制辩论赛,两轮中同辩题正反方互换进行。约1/2选手晋级)
5月6日小组赛第三轮(预计分两个赛场,个人赛,重新分组,比赛形式为:混编战队,四人制辩论。约1/2选手晋级)
5月20日、21日复赛(预计分两个赛场,重新分组,从此为固定分组的团队赛。比赛形式为:混编战队,四人制辩论,小组淘汰赛,两轮中同辩题正反方互换进行。1/2选手晋级)
5月28日决赛(比赛形式为:混编战队,四人制辩论,冠亚军争夺赛。)
6月或7月冠军队伍与天津、河北选手混合编队,进行京津冀混编战队电视辩论赛。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