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办公室 > 语委政务 > 语委信息

中国汉语智能写作成果发布会在京召开

时间:2016-05-23         来源:北京市语言文字办公室
分享:

  

0722(2).jpg

  5 月21 日,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在裕龙国际大酒店召开汉语智能写作成果发布会,发布了体育新闻、应用文、高校学术活动总结等三项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写作成果。该成果是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担任领衔专家的研究团队经过多年探索,在语言智能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理论和技术突破。

  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在周建设教授的带领下,研究基于认知和计算的汉语表达模型,构建了词项- 语句语义网络和语句- 语篇语义网络,建设了丰富的智能写作知识库体系,开发了汉语智能写作平台。本次发布的三项智能写作成果,实现了受限语体的机器自动写作,开辟了全新的写作天地,在中文智能写作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日常写作方式。

  会议由北京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主持。他说,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是2013 年6 月经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成立的语言智能前沿技术科研基地,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担任院长。目标是围绕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问题和国家文化战略,开展具有国际前沿高端水平的“语言理解- 表达- 评价智能模型”和“技术应用系统”研究,并转化为语言智能的系列产品,为人才培养和文化交流提供优质服务。本次发布的汉语智能写作是研究院的又一项重大突破,填补了国内外智能写作领域的空白。

  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院长周建设教授指出,近年来首都师范大学一直在全面深化高等学校科研管理、教育教学和学术交流改革,以理论突破、技术突破和产品突破为推进方向,占领科学研究新高地,提高学术交流水平,均衡教育资源,提升学习效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学校在语言智能研究领域现拥有北京市成像技术高精尖中心、北京市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界协同创新基地、市级和校级语言智能与技术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依托首师大良好的基础,以“交叉、协同、合作、创新”为发展理念,围绕着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三大任务,积极开拓进取,踏实工作,充分发挥研究优势和特色,巩固和加强其在语言智能领域的领先学术地位,集中力量承担一批重大研究项目,培养一批学术骨干,与国内外学术界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建设“开放、一流和共享”的平台,为教育智能化和均衡化协同发展做贡献,为国家和北京市文化战略服务。

  智能写作是利用计算机完全自动地对收集的文档进行整理、提取、过滤、筛选、组装、写作,自动地生成相关的文章,辅助人们完成写作,从而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写作速度和写作质量。受限语体是有一定限制的语体,有特定使用场合,结构、格式比较固定。通过对受限语体海量数据的挖掘,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的汉语表达智能模型并研发了汉语受限语体智能写作系统,构建了相关知识库。

  目前,智能写作平台可以完成NBA 赛事新闻智能写作、运动会开幕式和高校学术活动总结稿件的智能写作,填补了国内外此研究领域的空白。

  汉语智能写作成果是北京语言智能协同研究院言语生成研究方向的历史性突破,是国内外智能写作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周建设教授早在上世纪80 年代即开始语言智能理解表达相关问题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心理学》等杂志发表多篇相关论文。经过多年的不断努力,今天我们共同见证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扫描分享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