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办公室 > 语委政务 > 语委信息

2011年度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市政府召开

时间:2011-11-11         来源:北京市语言文字办公室
分享:

2011年度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市政府召开

  5月11日,2011年度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市政府召开,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北京市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洪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由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语委副主任马林主持。市语委各委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参加了大会。出席会议的还有教育部语用司司长、国家语委副主任王登峰。

  市教委主任姜沛民传达了刘延东国务委员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代表市语委作了2010年的工作总结和2011年主要工作安排的报告。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艳、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振清作了交流发言。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市语委副主任刘占兴宣读了2010年度中华诵活动奖励名单和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会名单,领导同志为获奖单位颁奖,为专家颁发了聘书。

  李卫红同志在讲话中肯定了近几年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的成效,并主要就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科学发展讲了三点意见: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增强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二要深刻分析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牢牢把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目标和方向;三要立足语言文字工作格局,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她对北京市语委的工作提出三点希望:希望北京继续发挥优势,再接再厉,不断开创语言文字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希望北京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解决新情况下语言文字工作的新问题,创造可值得借鉴的经验;希望北京在语言文字工作服务城市建设发展,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并处理好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方面,为全国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的城市树立良好的榜样。

  洪峰同志在讲话中首先谈了自己对语言文字工作的理解。他认为,语言文字工作的意义深远重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直接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在世界民族之林的生存力和竞争力。中华文明能够延续至今,可以找很多的原因,但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字和语言,其他原因都无法替代。我国56个民族能够统一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也是与我们统一规范的语言文字分不开的。他指出,语言文字工作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文化事业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寄托着我们的家国情怀,是具有基础性、全局性、根本性的一项工作。语言文字工作又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一批有责任、有胸怀、有专长、识大局的同志进行坚韧不拔的坚守和推动。

  洪峰同志在讲话中简要回顾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成就。他认为,“十一五”时期是首都语言文字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的五年,努力促进了语言文字工作与中心工作、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信息技术、科学研究的结合,主要体现在:推进工作体系的发展,增强了监管与服务语言文字社会应用的能力;推进工作模式的创新,增强了提升语言文字工作实效的能力;推进科研工作的成长,增强了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的能力。他分析了当前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强调语言文字工作是国家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城市”战略凸显了语言文字工作的政治意义,“首都经济”特性为语言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文北京”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要求加强语言文化建设。对做好下一阶段的工作,洪峰同志从加大支持力度、加强宣传工作、加强科研工作三个方面提出了要求。他强调,要抓紧研制和出台《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要积极抢救、整理、保护北京的语言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好我们的语言文化资源,依靠专家切实做好北京语言文化资源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扫描分享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