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乡镇创建检查评估工作圆满结束
根据国家语委和北京市语委的总体工作部署,6月12日至24日,市语委组织检查评估工作组分两组在全市范围内集中开展了首批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示范乡镇的创建评估工作。市语委检查评估工作组由带队领导、语言文字专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和语言文字工作干部组成,两组分别由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市政府办公厅副巡视员孟伟杰带队,专家有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会长袁钟瑞、语文出版社编审杜永道、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维佳、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副秘书长宋建民。这种集体行动突出了检查评估工作的严肃性、权威性和公正性。
工作组实地检查评估了16个街道乡镇机关,包括商场、银行、邮局、医院、公园、图书馆、影剧院等在内的共计31个公共服务单位以及16条大街的语言文化环境。同时还抽查了16所申报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检查评估程序主要包括听取申报单位工作汇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召开小型座谈会和实地考查,针对检查情况进行评分汇总,提出评价意见,并向申报单位反馈。
此次检查评估工作旨在巩固、深化前一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创建成果,发挥创建工作的激励、推动和辐射作用。市语委从今年起开展为期3年的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示范乡镇创建工作,每年认定全市街道、乡镇总数的10%。
创建活动主要把语言文字工作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规章制度等管理工作情况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情况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着重考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北京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普通话的普及程度和规范汉字的社会应用水平,既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的需要,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提升市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的创新举措,使语言文字工作深入到城乡社区和基层,从而扩大语言文字工作的覆盖面,推动健全和完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
为做好这次检查评估工作,市语委办相继举行了工作培训会(5月25日)和工作预备会(6月9日)。各区县语委和迎检单位都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各区县语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积极争取区县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和相关行业基层网点单位的支持与配合,对创建和迎评工作给与必要的人员和经费保障,形成了创建合力。
这次检查评估工作的一个突出意义是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语言文字工作与各行各业相联,社会性强,涉及面广,宣传是基础。工作组起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使宣传触角朝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全面覆盖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有效地提高了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社会知晓率,增强了各创建地域和单位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另一个突出意义是达到了调研的目的。通过检查评估工作,掌握了我市基层语言文化建设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启发我们深入思考语言文化建设的共性、区域语言文化建设及行业语言文化建设如商业、金融、医院、旅游语言文化建设的特性,深入思考语言文字工作与文化建设规划、精神文明创建、工商行政监管、普法宣传教育和城市综合管理的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工作。再一个突出意义是达到了推动的目的。检查评估工作走向基层、深入郊区、渗透山区、覆盖行业,以评促建,重在实效,促进了日常工作,强化了过程指导,形成了长效机制,推动了工作发展。如在迎评过程中,语言文字工作经费得以增加,语言文字工作人员及职责得以明确,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设施得以增设,语言文字工作和知识培训得以加强,公务员、职工、外地进京人员、军人等的普通话培训测试得以拓展,等等。
据悉,首批创建工作的评价、认定结果包括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示范乡镇,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迎检迎评工作优秀单位、先进单位、良好单位名单,市语委将于9月份公布。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