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办公室 > 语委政务 > 语委资料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大事记(一)

时间:2016-04-15         来源:北京市语言文字办公室
分享:

  1986 年

  【2 月】 市政府下发《关于成立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通知》。

  【3 月1 日至15 日】  市语委、团市委在首都青少年中开展“让春风吹走首都街头错别字”的活动,396000多名少先队员对全市各主要商业街道、街面用字情况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纠正。据不完全统计共查出不规范字37000  多处。

  【4 月16 日】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暨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中山公园中山堂召开。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陈昊苏主持会议并介绍了我市近三十年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情况,国家语委主任刘导生、副主任王均到会并讲话。会议传达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研究确定了当前有关语言文字的几项主要工作。

  【4 月】  平谷县重视推普工作。县委、县人大、县政府从执行国家宪法、促进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高度,明确了推普的范围和对象,并制定了具体措施,号召全县人民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

  【9 月至次年11 月】  市公安局、广电局、机械工业局、文化局、园林局、新华书店、外企服务总公司等行业和部门,围绕检查牌匾简化字使用情况、规范出版物上数字用法、加强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

  【10 月21 日至25 日】 市语委办举办第一期语言文字工作干部短期培训班。来自市政府有关委办局、总公司,各区县政府、教育局的语言文字工作干部50  余人参加培训。

  【10 月】  为贯彻《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和纠正社会用字混乱现象的请示〉的通知》,市语委办召开座谈会。语言文字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电子计算机研发人员以及来自公安、商业等部门和有关企业的干部、职工参加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通知》必要而及时,对指导基层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提高首都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1987 年

  【1 月15 日】 市语言文字工作座谈会召开。市属委办局语言文字工作负责同志、18 个区县政府及教育局的语言文字工作干部及语言文字专家共60  余人参加会议。国家语委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4 月15 日】 市语委召开委员及顾问工作会。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陈昊苏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总结回顾了1986  年的工作情况,部署了新一年的工作任务;专家就如何进一步做好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专题讲座;与会人员交流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

  【5 月17 日】 市语委办、市校外教育办联合举办中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竞赛。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海淀等6 个区3000  名中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评出一等奖9 人、二等奖25 人、三等奖53 人。6 月20 日,举行了颁奖仪式。

  【7 月27 日至8 月4 日】 市语委与市教育局在西安联合举办中学生语言文字知识夏令营,60 余名中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9 月20 日】 市语委办、市校外教育办、市体委群体处、北京利生体育用品服务中心等23 个单位联合举办“利生杯”《汉语扑克》比赛。来自9  个区县的84 个代表队参加了三个级别、六个项目的比赛。经过激烈角逐,36 个代表队分获六个项目十个组别的冠亚军。

  1988 年

  【2 月25 日】 市语委、市语言学会、中国人民大学语言研究所联合举行《汉语拼音方案》发布30  周年纪念会。会议由市政府文教办副主任、市语委副主任王晋主持。专家、学者和语言文字工作者60 余人出席会议。

  【12 月20 日】 市教育局、市语委联合印发《关于表彰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共表彰先进集体51 个、先进个人84 人。

  1989 年

  【10 月28 日】  市政府文教办、市城市文明建设协调办、市语委在宣武区召开“社会用字规范化样板街现场会”。市属委办局语言文字工作干部和区县语委办主任60  多人参加会议。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陆宇澄,国家语委副主任王均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提出“100 天整治100 条大街,300 天完成300  条大街”的社会用字治理目标,即自1989 年10 月底起,用100 天时间完成100 条大街的社会用字治理工作,在亚运会之前,建成300  条社会用字规范化样板街。

  【11 月10 日】 经市政府同意,市语委组成机构进行调整:18  个区县负责文化教育的副区县长被任命为市语委委员,有关市属委办局的负责人增补为市语委委员。调整后的市语委共有委员35  人,主任由副市长陆宇澄担任,市教育局副局长杨玉民任副主任。

  【11 月17 日】  市语委召开全体委员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近两年来我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基本情况,部署了下一步工作任务,并对市语委的工作机构进行了调整。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陆宇澄出席会议并讲话。

  1990 年

  【3 月】 市语委、市教育局举办北京市第一届小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竞赛。

  【7 月10 日至12 日】 国家语委在北京召开社会用字管理现场会。国务院有关部委的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负责人100  余人出席会议。北京市介绍了整顿300 条大街社会用字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国家语委主任柳斌、常务副主任仲哲明、北京市语委主任陆宇澄出席现场会并讲话。

  【12 月12 日】 市语委办召开社会用字规范化大街检查总结工作会。

  1991 年

  【2 月2 日】  市语委召开《汉字简化方案》发布35周年座谈会。国家语委常务副主任仲哲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市语委委员李炳仁、于支峰分别就报纸、电视等媒体用字规范化工作发表了意见。市属相关委办局及区县教育局的负责同志40  余人参加了会议。

  【2 月10 日】 市语委召开北京市社会用字规范化总结表彰大会。市属有关委办局负责同志及各区县、部分街道办事处的代表共200  余人参加了大会。会议宣布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石景山为“社会用字规范化先进区”,东华门街道等29 个街道办事处为“社会用字规范化先进街道”,金继红等206  名同志为“社会用字规范化先进工作者”。国家语委常务副主任仲哲明,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陆宇澄出席会议并讲话。

  【4 月】 市语委、市教育局举办北京市第二届小学生语言文字知识竞赛。

  【5 月13 日】 市语委会同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市商委、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环卫局及各区县语委组成联合检查组,进行社会用字检查。

  【11 月15 日】  市语委办组织对公交系统社会用字的整治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组成员分别在动物园站、公主坟站和北京站等地,对站牌、广告标牌的用字情况进行了检查。

  1992 年

  【1 月16 日】 市教育局印发《关于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全国教育系统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2 月29 日】 市语委召开北京市社会用字规范化表彰大会,会议宣布崇文区为“社会用字规范化优秀区”,《北京日报》群工部等8  个单位为“社会用字规范化先进单位”,东城区安定门街道办事处等45 个街道办事处为“社会用字规范化先进街道办事处”,袁燕生等245  名同志为“社会用字规范化先进工作者”。国家语委常务副主任仲哲明到会并致贺词。国家语委汉字应用管理司副司长刘连元,市教育局副局长、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出席会议。

  【5 月21 日】 市语委、市商委联合召开西单商场牌匾用字规范化现场会,推广西单商场坚持使用规范汉字的经验和做法。

  【10 月5 日至8 日】  全国社会用字检查团对北京市社会用字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团先后检查了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及机关大院、西单北大街、骡马市大街、北京火车站、首都剧场、北京医科大学、北师大二附中、北京幼儿师范学校、宣武实验小学等单位。所有受检单位的社会用字完全合格。检查团对北京市社会用字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

  【12 月3 日】  市语委召开“北京市社会用字规范化大街现场会”。市长助理陶西平出席会议并宣布市语委正式命名宣武区骡马市大街和西城区西单北大街为“社会用字规范化大街”。椿树街道和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分别就两条大街的社会用字治理整顿情况做了经验介绍。会议由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主持。各区县分管副区县长及街道办事处主任140  余人参加现场会。

  1993 年

  【1 月13 日】 市语委在市政府召开全委会。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陆宇澄出席会议并讲话。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回顾总结了1992 年年度工作,并对1993  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委员们学习了《国务院批转国家语委〈关于当前语言文字工作请示〉的通知》,并对《北京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和《北京市实施国务院 63  号文件方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 月11 日】 市语委办召开区县语委办主任工作会议,布置城近郊8 个区当年社会用字治理工作。此次治理以市语委印发的《北京市1993  年社会用字检查验收标准》和《北京市社会用字检查细则》为依据。计划在5 月份和10 月份分两次对全市303 条大街的社会用字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2 月23 日】 从即日起至5 月30  日,市语委办与《北京晚报》群工部联合在该报开辟“规范用字大家谈”专栏,专门刊登探讨社会用字规范化、纠正不规范用字等主题的文章,并在来稿中评选优秀稿件。

  【3 月1 日】  市公安局印发《关于围绕申办奥运会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在下属各单位,语言文字工作须有领导分工负责,有干部具体管理;建立社会用字审查把关制度,并与目标管理和岗位责任制挂钩。

  【3 月2 日】 为在1995 年实现全市社会用字规范化的总体目标,市语委办布置10 个远郊区县社会用字治理工作。

  【3 月15 日】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语委联合发出《关于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加强社会用字管理的通知》,规定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市场的牌匾、广告等需要使用繁体字的,须报区县语言【3  月】 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重视语言文字工作。

  第十届市人大代表(北师大教授王宁等15  人)和政协委员白顺良就宣传、出版、文秘、标语、价目表、汉语拼音人名拼写等方面的用字规范化问题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4 月26 日】 市语委办召开社会用字规范化堵源截流工作座谈会,八个与会单位介绍了各自开展堵源截流工作的做法、心得和体会。

  【4 月29 日】 市语委办召开会议,部署1993 年工作,研究制定有关社会用字管理的法规,围绕申办2000  年奥运会对进一步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第七届全运会筹委会和市语委联合印发《关于在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中正确使用汉字的通知》,对第七届全运会中有关汉字使用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4 月至9 月】 市语委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10 个远郊区县师范学校师范生语言文字知识竞赛,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20 名、三等奖50 名。10  所师范学校获组织奖。

  【5 月4 日】 市语委办召开10 个远郊区县社会用字管理工作会议,并对与会人员进行了社会用字规范化知识培训。

  【6 月19 日】  市语委、市教育局联合发出《关于北京市普教系统进一步加强汉字规范化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的牌匾、公文、标语、墙报、板报、板书、试卷、会标、奖状、证书、锦旗、校徽等面向广大师生和社会公众的文字必须合乎规范。

  【6 月21 日】 市语委、市公安局、市公交总公司的相关同志应邀参加国家语委语用所召开的汉语拼音应用情况座谈会。

  【6 月】 市语委、有关市属委办局、各区语委对全市8 个城区126 条大街的社会用字进行联合检查。

  【8 月28 日】 市语委与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召开出版物汉字规范化工作会议。我市107  家出版社、报刊社的社长、主编参加了会议。会议强调了汉字使用的规范问题,要求出版单位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进一步做好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10 月23 日】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赴首都师范大学检查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对学生进行测试、考查校园环境,检查组成员一致认为首都师范大学的推广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工作均已达到较高水平。

  【11 月26 日】 市语委召开社会用字堵源截流工作经验交流会。来自全市18 个区县的语委办主任、街道乡镇语委干部、市属委办局相关负责同志共100  余人参加会议。国家语委副主任仲哲明出席会议,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出席会议并讲话。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做工作汇报。会议归纳了我市堵源截流工作的主要措施:工商、市容部门在审批营业执照的同时审批牌匾、广告用字小样;凡需工商、市容部门批准设置的牌匾、广告,设置单位须先经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进行文字审核等。

  1994 年

  【1 月19 日】 市语委召开1994 年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全市18 个区县语委办主任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商委的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传达了1993  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上年度全市语言文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阐明了1994 年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工作。

  【2 月28 日】 《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

  ( 北京市人民政府1994 年第2 号令)  发布。该项政府规章的发布标志着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对推动北京市社会用字规范化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五年来,市语委针对公共场所用字存在的混乱现象进行专项整顿,使社会用字规范率由1989  年的90% 上升至1993 年的97%。

  【3 月16 日】  国家语委和北京市语委邀请在京参会的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视察北京市社会用字管理工作,并就语言文字工作进行座谈。代表和委员们现场检查了西单北大街的用字情况,听取了市教育局副局长、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关于社会用字整顿工作的汇报。代表和委员们指出,社会用字规范化工作利国利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写入语言文字工作内容,我们应抓住机遇,认真落实,力争总体工作有所突破。大家围绕语言文字立法、普及语言文化知识、词汇规范及促进大陆与港澳台地区语文统一等问题发表了意见,并决定向全社会发出关于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尽快立法的倡议书。

  【3 月24 日】 市语委办举办《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执法培训班。

  【3 月25 日至6 月25 日】 由市语委、市教育局、北京教育报社联合举办的北京市中小学生1+2 语言文字知识竞赛圆满结束。三个月来,全市40  万中小学生经过预赛和决赛的激烈角逐,评出一等奖8 名、二等奖20 名、三等奖50 名、优秀奖260 名、鼓励奖1800 名。18 个区县教育局和107  所学校获得组织奖。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寄语此次竞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在中小学校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教育,培养中小学生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益在当代,功在千秋。”

  【4 月17 日】  为进一步加大《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的宣传力度,市语委办联合北京电视台六频道《为您咨询》栏目录播公共场所用字现场咨询节目,集中解答了社会用字管理的相关问题。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市政府法制办副主任张引、北京大学教授苏培成等领导和专家出席咨询活动。

  【9 月16 日】  市语委在崇文区天坛街道办事处召开《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执法现场观摩会。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国家语委汉字应用管理司和推普司、市政府文教办、市教育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

  【9 月26 日】 市语委、市侨联在市政府联合召开“陈和景先生推广普通话表彰会”。陈和景先生系新加坡籍华人,74 岁,1988 年定居香港。自1989  年起,陈和景先生在香港义务推广普通话,成就卓著,赤子情怀感人至深。市语委、市侨联决定授予陈和景先生“志在推普,情系中华”荣誉奖章一枚,并聘请其为市语委名誉顾问。市委统战部、市政府文教办、市侨办、市侨联和市政协相关部门的领导出席表彰会。

  【10 月26 日】 市语委在市政府召开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汇报了1993 年至1994  年的工作。委员们审议通过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出席并讲话。许嘉璐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市语委的工作成绩,鼓励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再接再厉,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管理暂行规定》,把北京市社会用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推向前进。

  【本年度】 全年共7670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5 年

  【3 月4 日】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了《关于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用字管理的通知》,文件对公共场所社会用字提出明确要求,加大了社会用字管理力度。

  【6 月12 日】  市语委召开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规范化现场会,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出席并讲话。与会人员现场检查了西城区公共场所用字。该区72  条繁华大街用字规范率达99%。会议宣布西城区、昌平县实现了公共场所用字规范化,号召全市共同努力,在年底前使公共场所用字普遍达到规范化水平。胡昭广在讲话中提出要“堵源截流、依法治字、条块结合、齐抓共管”。许嘉璐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的社会用字管理工作立足点高、工作扎实、经验丰富、效果显著。北京是全国的窗口,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面貌代表着国家的文明形象。

  【6 月20 日】 市语委、市高教局、市广电局、市教育局联合印发《关于落实国家三部委〈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的通知》。

  【7 月14 日】  市公安局、市旅游局、市文化局、市园林局、市一商局、北京卫戍区政治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社会用字规范管理、公共场所用字检查、用字规范化达标的文件。胡昭广同志批示:“很好。齐抓共管才能有力做好语言文字管理工作。”

  【7 月17 日至23 日】 北京市第一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参加培训学习的84  名学员经过严格考核,获得首批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通过电话向全体学员表示祝贺。

  【10 月至次年6 月】 市语委、市高教局、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了师范院校普及普通话工作优秀论文评选活动。

  【11 月14 日】  市委宣传部、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文化局、市广播电视局、市新闻出版局联合发出《关于印发〈北京市广告宣传精神文明标准〉(试行)的通知》。该《标准》第十四条规定:广告宣传“要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大力推广普通话,不应出现以下内容:(1)为达到某种宣传效果、追求经济效益故意使用错别字;(2)广告道白用地方语言代替普通话;(3)语言港台化、洋化,对祖国语言文字有不良影响;(4)贬低、丑化、否定祖国优秀传统文化;(5)擅改成语,编造不恰当的谐音成语;(6)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第十五条规定:“广告用字必须符合国家制定的文字标准”。

  【11 月26 日】 市教育局、市语委召开全市社会用字管理工作汇报会,市语委副主任杨玉民到会讲话。会议代表分3 个组对西城区、东城区和宣武区3  个城区的社会用字管理工作进行了考察。

  【11 月】 经过检查验收,北京市主要公共场所的用字已全部实现规范化。8 个城区的中型以上街道和10 个远郊区县政府所在城镇的525  条要道用字规范率达99% 以上。

  【12 月25 日】 纪念文字改革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40  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重要讲话。大会对在语言文字应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等5  个城市的副市长进行了表彰。雷洁琼、孙起孟、吴阶平、钱伟长等出席会议。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宣布:截止到1995 年11  月底,北京市主要公共场所的用字经过检查验收,已全部达到规范标准,如期实现了国务院1992 年63  号文件提出的规范化目标。同时指出:“在此次全国纪念文字改革和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40  周年大会上,北京的语言文字工作受到表彰,但我们更要冷静地找差距,按照岚请同志讲话精神,部署新一年工作,再上新台阶。”

  【本年度】 全年共8840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6 年

  【1 月11 日】  市语委办在密云师范学校召开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现场会。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听取了密云师范学校有关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情况的介绍,并现场观摩了测试的全过程。

  【3 月19 日至25 日】 市语委办在密云师范学校举办了第二期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52人通过培训考核并取得市级测试员资格。

  【4 月3 日】 市语委办召开会议部署师范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强调和规定了有关事项。

  【4 月22 日】  市教委、市语委联合印发《关于在中小学、师范院校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通知》,我市师范院校开始在应届毕业生中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4 月24 日】  市语委召开我市公共场所用字规范化总结表彰大会,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在讲话中对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公共场所社会用字规范化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北京市今后开展社会用字管理工作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市语委副主任兰宏生作了北京市公共场所用字规范化工作总结报告。市语委、市教委、市人事局授予景山街道办事处等25  个集体和叶钟玮等11 名个人先进集体标兵和先进个人标兵的称号,授予西城区和昌平县“社会用字规范化”锦旗,对63 个先进集体、134个先进街道办事处、500  名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4 月】 语言文字环境亟待净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和提案。北京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和政协北京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39  位代表和委员对语言文字环境中出现的洋化、封建化、粗俗化、方言化回潮、滥用繁体字等不良倾向提出批评,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清理社会语言文字污染,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和健康,北京应该带头制定有关法规。

  【4 月】 市语委办组织力量对两报两台(《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电视一台、二台)进行监测,并出具了监测报告(错误数、错误率等)。

  【5 月22 日】 市语委办召开区县语委办工作会议部署1996 年公共场所用字检查工作。

  【6 月6 日】 市语委召开18 个区县语委负责同志出席的公共场所用字检查工作汇报会。

  【7 月10 日至9 月20 日】  市语委开展“请市民共查街头不规范字”活动。此消息通过媒体报道后,广大市民积极响应,踊跃来电来函参与此项活动。北京地区主要媒体均对此项活动进行了采访和报道。

  【7 月15 日】 市语委办召开师范学校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总结会。我市首次在师范生中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半年来,共有4000  多名学生通过测试并获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7 月22 日至27 日】 市语委办为香港来京观光旅游团一行12 人进行了普通话培训与测试,并颁发了证书。测试结果12 人全部合格,其中1  人优秀、2 人良好。

  【7 月】  市语委对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中信实业银行等单位的不规范字进行了清理。其中,“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由李鹏总理题写,总理在得知“际”不是规范的简化字后,题写了规范的“际”字。

  【9 月18 日】  市商委、市语委联合印发《关于北京市商业系统加强语言文字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商业单位对本单位牌匾、广告、橱窗等用字进行全面检查,对不规范字及时改正,并对注册商标定型字在牌匾、广告中的使用及商品中外文名称的使用作出了规定。

  【12 月17 日】  《中国教育报》刊登江泽民主席就语言文字工作发表的意见:汉字简化方向不能改变。各种印刷品、宣传品尤应坚持使用简化字;海峡两岸的汉字可维持现状;书法艺术创作,写繁体字还是简化字应尊重作者风格和习惯,可以悉听尊便。许嘉璐同志在1996  年北京市语委全委会上的讲话中传达指示精神,胡昭广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

  【本年度】 全年共9120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7 年

  【1 月4 日】 市语委召开市属委办局工作会,30 多家市语委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会议,并分别汇报了本部门1996  年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情况,交流了当年开展工作的计划。市语委办对上年度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当年工作做了部署。

  【1 月9 日】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国家语委和市语委在北京市的重点商业街、高科技园区、机场和火车站进行外文使用情况调研。

  【1 月14 日】  市语委、市新闻出版局联合举办《标点符号用法》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专题讲座,参与两项国标起草工作的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的厉兵、刘一玲老师担任主讲人。市属各出版社、报刊社均派出一名总编或副总编共100  余人与会。

  【1 月】 市语委召开北京电视台、市一商局等16  个委办局参加的工作会议。强调加强节目用字、标点符号和出版物上数字使用的规范化,以及在更广泛的领域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

  【3 月12 日】 市语委印发《关于公共场所使用商标定型字的通知》和《关于管理不规范商标注册字的通知》。

  【3 月18 日】 市语委再次举办两项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和《出版物上数字用法》专题讲座。市属委办局办公室文秘人员共60 余人与会。

  【3 月至6 月】 首都师范大学先后对1993 级751 名和1995 级794 名学生进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总达标率98.7%。

  【4 月3 日】 市语委、市商委联合在长安商场召开创建社会用字规范化商场现场会。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出席现场会并讲话。18  个区县语委办、商委负责人及40 家大中型商场经理共100 余人与会。

  【4 月14 日】 市语委办组织的征集语言文字工作宣传语活动圆满结束。在一个月的征集期限内,共收到市民来信794 封,宣传语2874 条。经评选,10  条宣传语获颁优秀奖。

  【4 月18 日】 长安商场、北京百货大楼、西单商场等21  家商场发出“创建社会用字规范化单位”倡议书,号召全市各商业企业认真贯彻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落实市政府1994 年2  号令,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牌匾、广告、橱窗、灯箱、霓虹灯、标语、标志、物价标签、导购说明等商场内外部用字进行检查清理,争当社会用字规范化单位,为北京市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4 月22 日至29 日】  市语委办在北京教育学院举办第三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来自区县语文教研室、中等师范学校、中小学和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以及区县语委办干部参加了培训。经考核,52  人取得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证书。

  【6 月10 日至12 日】  市语委开展上半年全市公共场所用字检查并召开现场会。经检查组验收,受查的21家大型商场及有关街巷的社会用字情况均达到了规范标准,被市语委、市商委授予“社会用字规范化单位”标牌。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出席现场会并讲话。

  【6 月12 日】 市语委组织在校生参加的“首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揭晓。全市参赛学校36 所,参赛学生150 余名,参赛作品300  余件(软笔作品28 件,硬笔作品270 余件)。我市获评软笔书法作品一等奖4 件、二等奖6 件、三等奖5 件;硬笔书法作品一等奖24 件、二等奖44  件、三等奖65 件;优秀指导教师7 名、优秀组织单位15 个。

  【10 月6 日至12 月6 日】 市广电局和市语委分4期对434 名广电系统播音员、主持人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此次测试,312  人通过一甲,占比71.9%;121 人通过一乙,占比27.9%;仅1 人通过二甲。

  【12 月27 日】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北京现场会召开。参会的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的代表200  余人赴长安商场、北京电视台、航空博物馆、明皇蜡像宫考察北京市语言文字管理工作,并听取了工作汇报。国家语委党组书记朱新均,国家语委副主任孟吉平、傅永和,北京市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胡昭广出席现场会。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于12  月23 日起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出席并讲话,他强调语言文字工作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986 年以来的12  年间,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逐步加强,出版、影视屏幕、计算机、党政机关和学校用字的规范化状况明显改善。国家语委主任许嘉璐提出在下世纪中叶前,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和各项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普通话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交际中没有方言隔阂、语言文字规范标准方面实现较高水平的优化统一等目标。12  月26 日,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召开表彰会,我市共有13 名个人和11 个单位荣获全国先进称号,市语委办名列其中。

  【本年度】 全年共22300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8 年

  【2 月16 日至22 日】  市语委办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北京市第四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来自中小学、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职工大学的教师及教研员,区县语委办干部和首都师范大学教师共127  人参训。经考核,113 名学员取得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国家语委、北京市语委的领导为学员颁发了资格证书。

  【3 月6 日】 市语委与市商委联合召开1997  年度商业系统社会用字规范化单位总结表彰会。会议对我市近年来开展的商业系统社会用字规范化单位创建活动进行了总结,授予在活动期间积极治理整改并通过检查验收的18个区县的19  家商场“社会用字规范化单位”奖牌。与会人员观看了西城区长安商场规范用字录像片并进行了经验交流。

  【4 月10 日】  市教委、市语委联合印发《关于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意见(试行)》,要求各区县成立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并对测试程序、内容、标准以及受测人员范围进行了规定。

  【4 月15 日】 市教委、市语委召开北京市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动员会,国家语委、市教委、市语委及全市18 个区县教委、语委的有关负责同志共150  余人与会。市教委副主任兰宏生做动员报告,进一步强调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意义,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充分发挥教师在推普工作中的榜样作用,积极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为其他行业做出表率,促进我市语言文字工作水平的提高。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向各区县布置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任务。

  【4 月22 日】  市语委办举办北京市第一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骨干培训班。培训班由《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主编、特级教师范燕生主讲,涉及测试要求、评分标准等内容。通过培训,测试员的业务能力得到提高。

  【5 月15 日】 市语委办召开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交流会,各区县汇报了各自开展工作的情况。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18  个区县均已建立了区县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实施意见,落实了测试经费,全面完成了测试准备工作。

  【6 月1 日至7 月31 日】 为配合首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市语委办向社会征集推广普通话宣传画。此次活动共征集到作品124  份,经专家评审,产生一等奖1 名、二等奖3 名、三等奖5 名。

  【7 月5 日】 市语委办为26 个对外汉语教学单位的183 名对外汉语教师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共175  人达到合格标准,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

  【7 月12 日至19 日】  北京市第五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来自大中小学、职教、成教、教研、进修学校等教学岗位的教师及部分区县语委办、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共194  人参训。学员系统学习了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评分操作及组织管理等相关内容。经考核,173  人取得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证书。

  【8 月至9 月】 为配合首届推普周宣传活动的开展,市语委办举办“我与普通话”有奖征文活动。到9 月30日截止日,共收到稿件266  篇,经评选,一等奖空缺,3人获二等奖,5 人获三等奖,其余参赛者均获纪念奖。

  【9 月13 日】 市语委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开办的《大家都说普通话》节目首播,定于每周二、五15 点30 分至16 点30  分在电台教育频道播出。节目内容包括普通话溯源,普通话语音、朗读、说话知识,普通话发音技巧指导,普通话水平测试介绍,优秀朗诵作品赏析等。为增强趣味性和娱乐性,节目中还穿插了字词规范读音有奖问答、推普公益广告等内容。该节目的播出加大了我市推普工作的宣传力度。

  【9 月13 日至19 日】  本周为首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是: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市语委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类媒体开展了广泛的宣传、发动,市及各区县语委都组织了大型的广场宣传咨询活动,并举行了第二届全国公务员普通话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北京电视台安排播出了系列专题片《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普通话》(1  —4 集)。

  【10 月8 日】 市语委在市政府召开1998  年度全委会,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林文漪到会并讲话,市语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及联络员、各区县语委办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前一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了当前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后一个阶段的工作任务,表彰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38  个、先进个人87 人。

  【10 月20 日至25 日】 市语委办组织各区县语委办主任赴上海考察交流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11 月19 日】  市语委办召开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研讨会,会议对半年来开展普通水平测试工作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指出并纠正了测试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正规化水平。各区县语委办主任、区县教委人事科负责同志参加了研讨会。

  【11 月21 日至12 月1 日】 市语委举办第五届全国普通话广播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共有90  位选手进入复赛。根据国家语委的要求,推选两名选手参加全国大赛,两位选手在全国大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11 月28 日】 市语委办召开区县语委办主任工作会,布置社会用字检查工作,会议明确了检查的时间、范围、方式、要求和标准。

  【11 月29 日】 北京市首次开展社会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136 名自愿报名的社会考生在首都师范大学接受了测试。

  【12 月24 日】 市语委办举办第二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骨干培训班,共178  名测试员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听辨音理论基础和朗诵技巧等专题的培训。

  【12 月29 日】 市语委办召开1998  年下半年社会用字检查工作总结会,各区县语委办汇报了检查情况,市语委办对此次检查工作进行总结,并通报了检查结果。

  【本年度】 全年共42000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1999 年

  【4 月10 日至17 日】  为适应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需要,市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北京市第六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共174  名学员参训。培训班开设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辅导、普通话水平测试实践练习等课程。所有参训学员均通过考核,取得了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证书,为我市语言文字工作队伍再添新力量。

  【4 月15 日至6 月15 日】 市教委、市语委举办首届专任教师普通话大赛,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来自18 个区县的54  名选手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分别产生集体一、二、三等奖和组织奖,个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9 月10 日至12 月】 我市完成100 多所中等专业学校3000 余名专任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任务。

  【9 月17 日】  结合第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市教委、教育部语用司在市教委报告厅联合举办了一场由专业艺术家和优秀业余选手同台演出的朗诵艺术欣赏会。曹灿、周正、瞿弦和、虹云、冯福生等著名朗诵艺术家和北京地区近年来在各种普通话大赛中获奖的优秀选手,以及特邀的劳动模范李素丽同台演出,他们的精彩表演展示了语言魅力。这台节目由中国教育电视台编成《国庆特辑》播出。

  【10 月8 日至15 日】 市语委组织交流考察团赴重庆学习借鉴普通话水平测试和社会用字管理经验。

  【11 月10 日】  市语委组织有关部门召开《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导标准》征求意见座谈会,就教育部语用司下发的《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指导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操作细则向与会同志征求了意见和建议。

  【本年度】 全年共41000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0 年

  【2 月24 日至26 日】 市教委、市语委召开北京市实施“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工作会议,市语委副主任高玉琛到会并讲话。

  【3 月10 日】 市教委、市语委举办北京市实施“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调查员培训班,培训调查员58 人。

  【4 月10 日至30 日】  市语委组织开展“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北京地区调查工作。调查采取问卷形式,重点调查对象为公务员、教师、大学生、中学生等群体和商业、医疗、传媒等行业从业者,年龄在15—69  周岁,涉及专项调查人数1400 人、入户调查人数4550 人,涉及调查人口2 万人。为协调调查工作,成立了由市教委、市语委等11  个市属单位组成的北京市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市语委办负责具体的调查组织工作。

  【6 月3 日至4 日】 市教委、市语委举办我市第二届专任教师普通话朗诵比赛,经初赛选拔,来自18 个区县的90  名选手进入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产生个人一等奖1 名、二等奖7 名、三等奖15 名、优秀奖67 名,集体一等奖1 名、二等奖2 名、三等奖3 名、组织奖12  名。

  【7 月7 日】 市教委、市语委印发《关于转发〈关于开展第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9 月10 日至16 日】 第三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普通话沙龙》栏目开播(每周1 期)。10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北京市语委和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在西单文化广场联合举办第三届全国推普周开幕式和大型宣传咨询活动。

  【11 月20 日】 10 月3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自2001 年1 月1  日起施行。市语委印发《关于开展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活动的通知》。

  【12 月24 日至30 日】 北京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与香港中华协进会组织20  多名香港中学生参加“游北京、学普通话”活动。同学们参观了长城、故宫等名胜古迹,参加了普通话学习并接受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其中5  人获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其他参测人员获得荣誉证书。

  【本年度】 全年共12020 人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1 年

  【2 月至10 月】 市语委完成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共有106 所高校的8076 名教师参加了测试,其中,7769  人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合格率达96.2%。

  【4 月11 日】  市语委接待国家语委考察团。考察团由国家语委领导和参加全国语委办主任工作会议的各省市语委办主任组成,重点考察了长安商场和世界公园的社会用字治理和推广普通话工作情况。

  【4 月26 日】 市语委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开展情况,明确了2001  年及“十五”期间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提出了《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细则(  草案)》的修改意见。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林文漪出席会议并讲话。

  【5 月17 日至24 日】 市语委办在平谷举办第七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经培训考核,92 人获得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

  【6 月6 日】  市教委、市语委召开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动员会。教育部语用司司长杨光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委副主任李观政作动员报告。会议安排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现场演示。

  【7 月26 日】 市语委办举办第三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骨干培训班,学员主要是执行高校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任务的测试员。

  【8 月15 日至9 月20 日】 市语委办举办“我与普通话”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来稿1862 篇,年龄最大的投稿人已82 岁,最小的仅10  岁。经评审,产生一等奖10 名、二等奖30 名、三等奖60 名、优胜奖140 名、组织奖13  个。市语委办将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汇编成《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文集。

  【9 月9 日至15 日】 第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市语委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包括在电视台、电台播出公益广告、宣传口号和专题节目,设置宣传咨询站,举办推普文艺演出等。9 月9  日,由市语委主办、朝阳区语委等单位协办的北京市专任教师普通话朗诵暨庆祝教师节文艺演出会在朝阳剧场举行。

  【11 月至12 月】 市语委办组织对北京地区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实施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7  个频率、北京电视台的5个频道、北京地区的4 份报纸和9 份刊物。累计监测电视节目15 个小时、广播节目31 个小时、报纸112 版、刊物20  期。监测内容包括播音员、主持人的语言使用情况及媒体的文字使用情况。

  【12 月】 市语委办组织对61 处公共场所社会用字规范化情况进行检查验收。1997 年起,全市18  个区县持续开展了一年两次的社会用字治理工作,已有415 处公共场所实现了内外部社会用字的规范化。

  【12 月】 朝阳区语委办在民办学校开展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39 所民办院校的597 名教师和53 所民办幼儿园的400  名教师接受了测试。至此,朝阳区全面完成首轮教师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本年度】 全年共24789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2 年

  【3 月6 日】 市语委召开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2001 年的工作,阐述了“十五”期间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思想,重点部署了2002  年的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部分区县交流了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经验和思路。教育部语信司副司长王铁琨出席会议并讲话,市语委副主任刘莉做工作报告。

  【3 月21 日】 市语委在大兴区召开市属委办局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市语委副主任刘莉到会并讲话。会议主题是迎接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5 月30 日】 市新闻出版局举办全市新闻出版行业迎接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动员大会及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讲座。

  【6 月20 日】  市教委、市语委召开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会,会议向各单位部署了迎评工作任务,要求各单位对评估工作高度重视,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加强整改,做好迎接国家语委评估的各项准备工作。各区县语委办主任、市属委办局语言文字工作干部80  余人参加了会议。

  【7 月9 日】 市语委办组织赴黑龙江省交流考察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7 月至11 月】 市语委办抽查报刊等媒体用语用字情况。7 月,抽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的语用情况,共抽查报纸10 期;11  月,审查北京电视台191 个栏目标题的语言文字使用情况。根据市语委办的反馈意见,上述媒体对不规范之处进行了整改。

  【9 月5 日】 市语委组织对8  个城区实施语言文字工作检查初评。受检单位包括区政府、区教委等行政机关,商场、医院、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等窗口行业,以及学校、电视台等共计85 个部门、单位。10  月11 日,市语委召开8 城区初评工作总结会。

  【9 月15 日至21 日】  第五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市语委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为主题,开展了现场咨询、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系列宣传活动。来自全市教育系统180  所学校的9000 名师生踊跃参与了上述活动。

  【9 月】 市语委、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继续举办《普通话沙龙》节目。该节目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AM1026 中波和FM  调频两个频道同时播出,每周一次,每次50 分钟。设专家恳谈、语言文字常识、黄牌警告台等专题。至年底,共播发文章96 篇,听众达24 万人次。

  【9 月至12 月】 市语委办举办中学生语言文字公益广告制作竞赛。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来自36 所学校的180 件作品参赛,其中71  件作品进入决赛。经评选,产生个人一等奖3 件、二等奖5 件、三等奖8 件,14 个单位获集体组织奖。

  【11 月】 首都师范大学举行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共1100 人参试,1090 人通过测试,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自1994  年起,该校就在全市率先开展了毕业生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12 月10 日至12 日】  教育部、国家语委对北京市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考查评估。评估组由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国家总督学顾问柳斌任组长,成员有津、沪、渝三市人大的领导和语委办负责人,以及教育部、民政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电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部属高校、国家有关研究机构的语言文字专家学者。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袁贵仁,北京市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林文漪出席汇报会和总结会并发表讲话。评估组听取了市语委自评报告,采取定点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党政机关、学校、新闻媒体和公共服务行业的18  个单位进行了实地考查。评估组认定:北京市现阶段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符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规定和要求,提前实现了“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新世纪初叶工作目标,并达到了较高的规范化水平。至此,北京市通过了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本年度】 全年共9989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3 年

  【1 月9 日】 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关于反馈对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认定意见的通知》。

  【3 月26 日】 市语委办召开郊区县语委办主任会议,布置郊区县的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4 月至11 月】  市语委在全国率先完成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评估采用区县初评,全员动员、培训、整改,市评估组抽查的方式。评估内容涵盖语言文字应用综合管理、普及普通话情况和社会用字管理情况等方面,涉及10  个郊区县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教育机构和公共服务行业,共检查了100 个单位,播音员、主持人、机关干部、教师、售货员、工人等各相关行业共计500  余人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10 个郊区县全部通过了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

  【5 月30 日】 北京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自2003 年8  月1 日起施行。

  【6 月20 日】  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市教委、市司法局、市语委联合印发《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的通知》。

  【7 月14 日】  北京语言文字网(www.beijinglanguage.gov.cn)开通。网站设有政策法规、语委政务、信息快递、城市评估、汉语规范、推普指南、测试园地、社会语文和学术研究等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宣传,语文信息交流和语言文字学术探讨等内容。

  【7 月14 日至17 日】  市语委办举办区县语委干部网络知识培训班。教育部语信司领导做了题为《信息化时代的语言问题》工作报告,重点讲解了推广普通话、汉语汉字规范化建设、发挥汉语拼音作用、加强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研究、建设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实施汉语国际化战略等内容。培训班还安排了计算机网络、网站建设和维护、网页制作方法等专题讲座,并部署了区县语言文字网站建设工作。各区县语言文字工作干部共60  人参加了培训。

  【8 月12 日】  市语委在房山区召开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现场会。评估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查等形式对该区的语言文字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检查,认定房山区通过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教育部语用司副司长张世平和市语委副主任刘莉出席现场会。湖南省语委办10  多名同行及大兴、通州、昌平、平谷、顺义等区县语委办干部随同观摩。

  【9 月20 日至27 日】  第六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市语委以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北京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为重点,举办了朗诵比赛、文艺表演和演讲等宣传教育活动。全市18  个咨询点共接待咨询万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 万余份。

  【10 月14 日】  市语委办在密云县举办语委干部培训班,邀请专家作语言文字规范知识专题讲座,系统讲授异体字、简化字、汉语拼音规则等业务知识。各区县语委干部98  人参加了培训学习。

  【11 月5 日】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系统政务信息化评优活动结果揭晓,“北京语言文字网”荣获二等奖。

  【12 月】 市语委办完成香港少儿普通话能力测试。该测试是应香港天平儿童基础教育中心要求,由市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主持实施。来自香港的30  名儿童参加了测试,其中,14 人达到少儿普通话能力四级水平,其他儿童分别达到一、二、三级水平。他们均获得相应等级的普通话能力证书。

  【本年度】 全年共4768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4 年

  【4 月16 日】 市语委召开2004 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市语委副主任刘莉做工作报告,总结2003 年语言文字工作,部署2004  年工作。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范伯元到会并讲话。

  【4 月至10 月】  市语委完成北京市社会用字调研。此次调研以规范、优化语言文字环境,适应“新北京、新奥运”人文环境要求为主题,分实地调查—研讨—复查—再研讨4  个阶段进行。调研范围涉及长安街、平安大街和两广路沿线社会用字情况。

  【5 月至7 月】 市语委办组织我市首届普通话水平测试学术论文评选活动,共收到论文200 多篇,经评选,3  篇优秀论文被报送至国家语委参加全国评审。

  【6 月10 日至22 日】 市语委完成城八区党政机关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此次评估以党政机关实施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情况为重点,实地考查了16  家机关单位的语言文字工作,结果全部达标,成为北京市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

  【7 月至9 月】 市语委办举办了两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培训班。培训班以国家语委2003 年10  月发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为教材,重点解读了评分标准等内容。来自18 个区县的305 名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参加了学习。

  【8 月14 日至9 月7 日】  市语委办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竞赛以“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提高全社会依法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意识”为主题,在北京语言文字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电视报播出或刊登试题。来自5  个省市的12000 人参加了此次竞赛,评选产生优胜奖50 名,其余参赛者均获得纪念奖。

  【8 月16 日至18 日】  市语委办举办语言文字工作干部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培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相关规范标准为主要内容,重点讲解了异体字、简化字、汉语拼音及数字、标点符号用法等基础知识。市属委办局、区县语委办干部共100  人参加学习。

  【8 月30 日】 市语委办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站调整工作,按照合理布局,区县、高校相结合的原则,设立测试工作站20 个。

  【10 月】  市语委办印发《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细则(试行)》和《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试行)》,要求测试机构组织测试员认真学习,并切实遵照执行。

  【11 月12 日】 市语委办召开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工作会,18  个区县的语委办主任、各测试工作站负责人参会。会议总结了近两年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开展情况,部署了下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对测试工作质量提出了严格要求。

  【11 月26 日】  市人大常委会检查组考察《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的落实情况。检查组听取了市语委的工作汇报,肯定了北京市一年来落实《若干规定》所做的努力,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年度】 全年共23800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5 年

  【2 月至4 月】 市语委办组织社会用字现状调研。调研分为制订方案、实地调查、研讨总结3 个阶段,调研组对二、三环道路两侧,2.5  平方千米范围内的交通标牌、广告牌文字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来自人大、北师大和首师大3 所高校的80  名师生参加了调研工作。统计结果显示,社会用字规范率达95%。

  【3 月】  市教委、市语委印发《转发〈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意见〉的通知》,要求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学校培养目标、常规管理和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美各项教育及社会实践各项活动中(即“三纳入一渗透”)。计划年内评定23  所市级示范校,用3 年时间,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100 所,并推荐部分市级示范校参评国家级示范校。

  【4 月至6 月】 市语委办举办了3  期语言文字法规知识培训班。培训班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为主题,讲授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知识等课程。共有来自18 个区县、12 个市属委办局及4  所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干部130 人参加了学习。

  【4 月至11 月】  市语委办完成中小学普通话普及情况调研。此次调研以“发挥学校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的基础作用”为主题,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平谷区和延庆县为重点。共有来自各区县66  所学校的3376 名师生参加调查。结果显示,师生普通话水平整体较高。

  【5 月8 日】 市语委启动社会用字监督员聘用工作。经区县语委办推荐、市语委办培训考核认定,84  名同志被聘为首批北京市社会用字监督员,主要负责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监督所在辖区的社会用字情况,并督促纠正不规范用字现象。

  【7 月23 日至30 日】 市语委办举办第八期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经考核,68  人取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证书。至此,全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队伍达800 人。

  【7 月】 为配合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我市组织全市师范院校学生参加“全国师范院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3500  余名学生报名参赛。

  【9 月11 日至18 日】 市语委举办第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活动以“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结合北京2008  年奥运会语言环境建设要求,以区县为单位,组织了百米长卷万人签名、文艺表演、咨询测试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广泛宣传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近10  万市民参与了活动。

  【9 月18 日】 市语委办举办首届公务员普通话竞赛。竞赛采用现场量化记分,13 个市属委办局的65  名公务员组队参加比赛,市园林局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

  【9 月】  为贯彻国家语委新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市语委办组织专家重新编写了测试辅导教材《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北京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10 月至12 月】  市语委办举办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选活动。评选工作以《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活动的意见》为指导,以学校为单位,分学校自评申报、区县初评、市语委专家组评审3  个阶段。此次评选,共有115 所学校申报,其中23 所中小学被评为首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本年度】 全年共15338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6 年

  【3 月20 日】 市教委、市语委印发《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的通知》,对高等院校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提出了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

  【3 月至11 月】  市语委依据《北京市党政机关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单位评估标准》和《北京市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单位评估标准》,对党政机关、公共服务行业的14  个单位进行了评估检查,经评估组评审,认定这14 个单位为第三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

  【4 月28 日】  市语委召开年度工作会议。会议听取了题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我市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总结了“十五”期间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的成绩与经验,分析了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形势与任务,部署了2006  年语言文字工作,并向社会用字监督员颁发了聘书。市语委委员、区县教委主管领导及语委办主任80 余人参加了会议。

  【5 月11 日至12 日】 市语委、市人事局联合举办公务员语言文字法规标准知识培训班。来自全市各机关单位的60  余名干部听取了市人事局、市语委专题讲座,学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简化字总表》《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等法规标准。

  【5 月19 日】  市教委、市语委召开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学习了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部署了“十一五”期间高校语言文字工作和年度工作任务。来自59 所高校的80  余人参加了会议。

  【5 月至9 月】 市语委办举办外来务工人员普通话培训。培训面向公共服务行业,采用专题讲座形式,讲解普通话知识和语音训练等课程。来自60  个单位的外来务工人员500 余人参加了学习。

  【5 月至11 月】 市语委办完成第二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选工作。经学校申报、区县初审和市语委评估,28  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认定为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6 月17 日】 市语委办举办高校语言文字工作干部培训班,采用专题讲座形式,安排了《语言文字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等学习专题。70  余人参加了培训。

  【7 月】 市语委办组织全国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北京赛区选拔赛,共有58 名选手报名参加比赛,经激烈角逐,15  名选手获得了“北京市推广普通话形象大使”称号,他们中的3 名选手被推荐代表北京参加全国比赛。

  【8 月】  市语委办举办首期社会用字监督员培训班。培训班以“优化语言文字环境”为主题,解读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介绍语言文字规范知识,明确监督检查内容。

  【本年度】 全年共22369 人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7 年

  【3 月】 市语委印发《关于表彰2006 年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测试员的决定》。北京市第五中学等63  个单位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216 人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34 人被评为普通话水平测试优秀测试员。

  【4 月13 日】 市语委年度工作会议召开。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赵凤桐到会并讲话。市教委、市语委副主任罗洁做工作总结报告。报告回顾了2006  年语言文字工作成绩,部署了2007  年工作任务。西城、朝阳、密云、延庆四个区县语委介绍工作经验。市语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区县教委主管领导和部分街道干部、测试员及监督员代表等150  余人参加了会议。

  【5 月17 日至18 日】 市语委办在平谷区举办了“公务员语言文字法律法规知识培训班”,培训《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及相关知识。

  【5 月至11 月】 市语委办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工作,经过学校自评申报、区县初评、市语委组织专家组评估认定,31  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认定为第三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6 月】 市教委、市语委在我市12 所高校中开展了大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及学习态度的调研工作,共组织1200 名学生参加了问卷调查。

  【6 月至9 月】 市、区县语委办面向外来务工人员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来自各行各业1000  名外来务工人员参加了免费培训和测试,并取得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为他们在京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7 月】  市教委、市语委印发《关于推荐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和有关高校严格按照教育部、国家语委文件精神和北京市语委制定的评估标准,认真做好我市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申报工作。经报教育部、国家语委审核,认定我市12  所学校为首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8 月】  为迎接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市语委、市人事局联合举办第三届公务员普通话竞赛,18个市属委办局组队参加竞赛。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委宣传部、市园林局、市市政管理委员会获得团体总分前六名。市委政法委等12  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8 月】 “中华诗文诵读”活动在城八区开展。经过选拔,3 名中小学生代表北京市参加中央电视台“我爱诵读”活动的节目录制。

  【8 月至9 月】  市语委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第三届市民语言文字知识竞赛活动,广大市民踊跃参加,对营造首都文明规范的语言环境、大力推广普通话表现出极大热情。参与答题市民均获得纪念奖,其中100  人获得优秀奖。

  【9 月9 日至15 日】 市语委组织第十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结合北京2008  奥运会对语言环境的要求,围绕“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宣传主题,全市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市民语言文字知识竞赛、外来务工人员普通话免费培训测试、公务员普通话竞赛等。各区县还在社区开展了文艺表演、推普展览、知识竞赛及模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9  月15日,全市18 个区县语委在本地区繁华地段设立咨询站,面向社会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10 万余份。

  【10 月至12 月】 市语委评估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认定23 个单位为第四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

  【本年度】 全年共24005 人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至本年底,累计26.5 万余人次参加了普通话水平测试。

扫描分享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