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2 月12 日】 市语委增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教育学院、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为成员单位。
【2 月】 市语委印发《关于表彰2007 年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81 个单位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249 名同志被评为语言文字工作先进个人。
【3 月20 日】 首都精神文明办、市2008 环境建设办、市教委、市语委、市外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奥运会前清理不规范警示用语的通知》。根据《通知》要求,4月至5 月,组织力量对街道、公共场所特别是与奥运会直接相关的地区、街道、站台、场馆等处的不规范警示用语进行清理。对发现的不规范警示用语要求有关单位予以撤换、更新。各区县、各部门共同行动,形成了为奥运会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的氛围。
【3 月24 日】 市语委专家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召开,由14 位专家组成的市语委专家委员会正式成立。会议审议通过了《北京市语委专家委员会章程》,明确了专家委员会的职责任务。
【4 月13 日】 市语委办召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培训会,来自18 个区县、有关高校和行业系统测试工作站的150 名测试员参加了会议。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教授做《中国语言规划的若干问题》专题报告。有关专家就正确把握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做辅导讲座。
【4 月30 日】 市语委召开2008 年工作会议。副市长、市语委主任赵凤桐出席会议并发表题为《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提升首都文化软实力,为奥运会的举办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化环境》的讲话。市语委副主任罗洁做工作报告。会议总结回顾了2007 年语言文字工作所取得的成绩,部署了2008 年的工作任务。市领导向市语委专家委员会成员颁发了聘书,向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发了奖牌和证书。市语委成员单位负责人、各区县教委主管领导和部分街道干部、测试员及监督员代表等120 余人参加了会议。
【4 月至10 月】 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国家语委联合发起了以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四个传统节日为主题的2008“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征集活动,我市参选作品有8 篇获奖,其中2 篇获二等奖、6 篇获优秀奖。海淀区语委办荣获组织奖。
【5 月7 日至8 日】 市语委办举办社会用字监督员培训会,邀请专家做辅导报告,结合语言文字应用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讲解语言文字的有关政策法规和规范标准知识。
【5 月19 日】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赵沁平率领国家语委领导及专家一行14 人,在市语委副主任罗洁陪同下,对北京市部分奥运场馆语言文字环境进行检查,考察了08 工程展示中心、国家游泳中心、国家体育馆的语言文字环境,并与奥组委有关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交换了意见。
【5 月28 日至29 日】 市语委会同市人事局举办了公务员语言文字政策法规、规范标准培训会。市语委办领导和专家做辅导报告。来自17 个市属委办局的40 余名干部参加了培训。
【5 月至10 月】 市语委举办了北京市教育系统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活动以为北京奥运会营造良好语言文字环境、激发广大青少年爱国热情为目标,通过主题班会、朗诵比赛、征文、文艺表演、校刊校报、校园广播、网络等多种途径吸引广大师生及家长参与其中。在基层开展活动的基础上,10 月25 日在市教委举行了决赛。来自18 个区县和9 所高校的58 个个人诵读节目和4 个集体诵读节目参加决赛。年龄最小的8 岁,还有来华学习的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哈萨克斯坦、苏丹、蒙古、越南等国的留学生代表。经过角逐,产生出一等奖3 名、二等奖6 名、三等奖10 名、特别奖2 名和纪念奖41 名,14 个单位获评优秀组织奖。
【6 月12 日】 市语委办召开高校语言文字工作会。60 余所高校的语言文字工作负责人及相关干部参加会议。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教授做《中华文明的传承与高校使命》专题报告。市语委办对开展高校校园语言文字环境检查工作进行了部署。有关专家就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法规政策和规范标准的知识对与会人员进行了辅导。
【6 月12 日】 市语委办印发《社会用字义务监督员工作管理办法》。
【6 月至11 月】 市语委开展了对高等学校校园环境用字情况的检查。检查范围包括学校校园公共场所的宣传橱窗、宣传标语、指示牌、路名牌、校名牌、通知栏、图书馆、电子屏幕以及食堂、商店等服务设施的牌匾用字情况和高等学校奥运场馆的用字情况。在各校自查的基础上,市、区县语委办于11 月组织社会用字监督员对42 所高校进行抽查。大部分学校校园环境用字基本规范。此次检查促进了高校语言文字环境进一步规范,也为营造“人文奥运”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
【7 月6 日】 为营造迎奥运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市语委办组织专家编印了《北京市民迎奥运语言文字知识百题》并举行赠书仪式。著名语文专家、北京大学苏培成教授评介了《北京市民迎奥运语言文字知识百题》。市语委副主任罗洁致辞。各区县语委办负责人,高校师生、中小学师生以及市民代表200 余人参加赠书仪式。教师代表、市民代表相继发言,学生代表表演了普通话诵读节目《2008,我们准备好了》《奥运组歌》等。
【7 月】 市语委在《作文导报》(后改为《语文导报》)开创“语言文字工作专刊”,作为市语委机关报,由市语委办负责业务指导和组稿,与“北京语言文字网”共同担负我市语言文字工作的宣传职责。
【9 月14 日至20 日】 市语委组织了第11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本届推普周主题是“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围绕这一主题,各区县、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如普通话知识竞赛、文艺表演、推普展览、模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9 月20 日上午,全市18 个区县语委在本地区繁华地段设立咨询站,面向社会开展宣传咨询活动,并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材料10万余份。
【9 月25 日】 市语委办批复北京语言大学、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建立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站。
【9 月28 日】 市语委办召开年中工作会,重点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会议还通报了各区县参加“我与汉语拼音”征文活动和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的情况。在这次为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 周年而举办的征文活动中,我市有17 篇作品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1 名、二等奖2 名、三等奖5 名、纪念奖9 名,西城区语委办、房山区语委办获得最佳组织奖,海淀区语委办、朝阳区酒仙桥中心小学获得优秀组织奖。我市在第三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得好成绩,641 名教师分获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435 名教师分获优秀论文一、二、三等奖,6 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
【9 月至12 月】 市语委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工作,经过学校自评申报、区县初评、市语委专家组评估,认定31 所中小学、幼儿园为第四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同期,市语委对党政机关和公共服务行业25 个单位进行了评估检查,在各单位自评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组评审,认定25 个单位为第五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
【11 月10 日至11 日】 全国语言文字标准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北京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做题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依法推进语言文字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大会发言。
【11 月13 日至14 日】 教育部语用司调研组会同市语委办在我市进行了“网络语言、外语词、字母词”使用情况调研活动。调研组先后实地考察了西城区实验中学、西城区师范附小、延庆县第八中学、延庆县第二小学和首都师范大学,在每所学校都与师生进行了座谈,发放回收学生问卷1700 份、教师问卷450 份、家长问卷700 份。
调研组在首都师范大学召开了专家座谈会。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周建设教授、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周庆生研究员等10 位语言文字专家参加了座谈会。专家们从各自的角度谈了自己对“网络语言、外语词、字母词”等社会语言现象的看法。这些意见为有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到会听取专家意见。
【本年度】 全年共25756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09 年
【1月】 市语委发文表彰2008 年度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66 个和先进个人228 名。
【1月】 教育部在10 省市开展外文使用情况调研,市语委办主持北京地区的调研工作。为确保调研工作质量,市语委办从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单位选派31人组成调查员队伍并根据教育部《外文使用情况调查手册》要求对调查员进行培训。调研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访谈、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外文使用情况。全市参与调查的单位115 个。调查工作为期4 天,圆满完成了任务。
【2 月16 日】 市语委增补市高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政府办公厅为成员单位。
【2 月18 日至19 日】 市语委办召开2009 年工作会议。会议提出“紧扣一条主线,着力推进三类工作,切实做好五个结合”的工作思路。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出席并讲话。
【3 月11 日】 市语委办召开市语委委员单位联络员会,市相关委办局21 名联络员参加会议,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出席并讲话。
【3 月至8 月】 市语委办组织专家编写《北京市民迎国庆语言文字知识读本》。在经历两轮审稿、修订的基础上,8月定稿。该读本在2009 年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作为宣传品发放给学校师生和参与活动的市民群众,深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4 月9 日】 市语委2009 年工作会议在市政府召开。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黄卫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朝阳区政府、房山区政府的代表做大会交流发言。会议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求真务实,扎实工作,努力开创语言文字工作的新局面,为建设“人文北京”做出更大贡献。市语委组成部门负责人及市语委委员单位联络员共120 余人参加会议。
【5 月19 日】 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成立揭牌仪式暨2009 年度测试工作会议在首都师范大学学术报告厅举行。市编办批复,成立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挂靠首都师范大学,为全额拨款正处级事业单位,编制8 人,下设综合部、测试部、科研部。市语委决定,该中心主任由市语委办主任兼任。中心成立了专家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由9人组成。市语委办主任、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主任贺宏志主持工作会议。首都师范大学分中心、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分中心、西城区分中心、延庆县分中心在会上做交流发言。
【5 月23 日】 “中华诵?009 经典诵读晚会(端午篇)”在北京举行。晚会由教育部等九部委共同主办,由教育部语用司、北京市语委、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中国传媒大学协办。著名朗诵表演艺术家曹灿、徐涛等参加现场演出。
【5 月】 市教委、市语委开展高等学校汉语文教学情况及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专题调研。调研采取问卷形式,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两类,选取师范类、外语类、综合类、理工类及高职高专类共13 所院校参与。
【5 月下旬】 应西藏自治区语委邀请,市语委办委派首都师范大学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两位教师赴拉萨援助西藏自治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工作。
【6 月】 8 日至10 日,23 日至28 日,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率考察组相继赴湖南省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进行交流学习。
【7 月16 日】 市语委办完成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北京赛区作品评审工作。评审委员会从全市40 余家参赛单位选送的1442 份作品中,按各年龄组分硬笔、软笔分别评审。最终评选出北京市特等奖3名、一等奖22 名、二等奖52 名、三等奖160 名,其余获得优秀奖。市语委办选送其中93 份获奖作品参加全国决赛。在10 月24 日至25 日举行的决赛中,北京赛区有3 名选手获特等奖,9 名选手获一等奖。市语委办获评全国最佳组织单位,17 个单位获评北京市优秀组织单位。
【9 月1 日】 市政府副秘书长鲁勇在市政府会议室主持召开我市第12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及集中宣传日活动协调会。市相关12 个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对做好本届推普周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希望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大力支持,确保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确保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9 月8 日】 市语委办召开年中工作会。主要内容是布置我市第12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工作,通报可口可乐北京公司协办本届推普周活动的情况,发放推普周宣传材料。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可口可乐北京公司副总经理吴春明出席会议。
【9 月13 日至19 日】 市语委在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期间,与《北京日报》社联合组织开展“可口可乐·原叶杯”北京市民迎国庆语言文字知识竞赛。活动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广大市民踊跃参与,数十万市民参加答题,其中有205 名参赛者喜获特等奖和一、二、三等奖。本届推普周活动在三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一是由市政府办公厅协调政府相关部门共同参与,二是知名企业以赞助方式参与,三是联合媒体参与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9 月14 日】 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南京师范大学主办“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校长论坛”。北京市语委办向论坛推荐提交了四篇经验交流论文,分别来自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延庆县第一小学、顺义区石园小学、北京十一中学。
【9 月19 日】 市语委举办第12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集中宣传日活动。主题是“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活动以主会场与分会场相结合方式进行。教育部语用司副司长张世平视察了东城区分会场和石景山区分会场。全市各区县语委通过开展诗文朗诵、歌咏、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扩大社会参与面,提升宣传效果。全市共发放《北京市民迎国庆语言文字知识读本》2 万册、各类宣传品10 万余份。
【9 月28 日至29 日】 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举办2009 年度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骨干培训班。培训班邀请国家语委领导和语言文字专家授课。经过培训,156人取得骨干测试员上岗聘书,成为我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首批骨干测试员。
【10 月28 日至11 月7 日】 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在首都师范大学举办第九期北京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培训班邀请专家讲授普通话测试理论与实践课。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汉语拼音测验、管理文件测验、综合能力测验4 门课程考核,65 名学员中有58 人取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证书。
【10 月】 市语委组织专业人员参加全市各区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情况督导评估工作,标志着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综合督导工作体系。本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涉及语言文字工作的有13 项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工作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订、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和人员队伍建设、语言文字工作的特色优势和实效等方面。督导工作人员通过听取自评报告、查阅档案资料以及走访座谈等形式开展督导检查并提出评价意见。
【11 月24 日】 改版后的“北京语言文字网”参加国家语委举办的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网站评比活动,获得第三名。年初,市语委办对“北京语言文字网”进行升级改版,研发“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知识和语言文化常识在线测试系统”,任何终端用户都可以参与测试并获得评价。该系统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领域首创,对于宣传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和规范标准、传播语言文化知识大有作用。
【11 月】 根据国家语委“中华诵·2009 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的总体安排,市语委办组织专家对有关区县和高校通过基层遴选报送的诵读节目进行评审,最后选定11 个节目上传国家语委参加全国总决赛。国家语委授予北京市语委办“中华诵·2009 经典诵读大赛”优秀组织奖。
【12 月6 日】 国家语委于10 月批准北京市语委办开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试点。经认真筹备、积极动员,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首次举办汉字应用水平测试。2259 名考生报名参加本次测试。测试在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四个考点进行。
【12 月11 日至14 日】 “雅言华章,和谐中华———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60 年成就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展览由国家语委主办、北京市语委协办、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承办。展览以图文并茂、历史实物与现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60 年走过的道路和取得的成绩。展览现场还设计了互动环节,参观者可以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朗诵艺术水平测试、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汉语口语水平测试模拟活动,以了解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12 月12 日】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经典诵读活动在“新中国语言文字工作60 年成就展”现场举行。诵读活动由市语委主办、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承办。来自部分高校、中小学、幼儿园及少年宫的15 个节目参加表演。诵读节目内容为中外名家经典诗文。
【本年度】 市语委完成2009 年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达标单位检查评估。经评估组评审,市语委批准,认定18 个单位为第六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完成第五批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检查评估。市语委领导先后视察了密云县青少年宫、密云县南菜园小学、通州区潞河中学、通州区玉桥街道办事处、昌平区图书馆、平谷区审计局、平谷区第四小学的创建工作。经评估,认定27 所学校、幼儿园为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语委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名单,我市15 所学校入榜。
【本年度】 全年共34196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10 年
【1 月】 市语委办主任、市人大代表贺宏志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联合其他10 名代表提出《关于发展我市语言产业的议案》,在西城团及小组讨论中做发言,并接受了媒体采访。议案建议市政府组织力量开展语言产业研究,制定语言产业振兴计划和语言产业促进政策,举办中国北京国际语言产业博览会并努力打造成为世界语言文化交流传播、语言产业贸易展示的品牌盛会。
【1 月23 日】 市语委专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高校语言文化建设研讨会举行。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及专家委员会全体委员出席会议。
【2 月】 为加强我市语言文字测试工作,逐步健全语言文字测试工作体系,以适应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发展的大局,针对我市实际情况,市语委印发《关于加强区县语言文字测试工作的意见》。
【3 月3 日至4 日】 市语委办召开2010 年工作会暨市语言文字测试工作会。会议主要布置“十个一”重点工作,与会人员围绕重点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热烈讨论。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出席并讲话。
【3 月18 日】 2010 年度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会议在市政府召开。副市长、市语委主任黄卫,教育部语用司司长王登峰出席并讲话。市公园管理中心、西城区政府、昌平区政府交流了工作经验。会议向15 所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颁授标牌,表彰了2009 年度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10 个优秀集体和23 名优秀个人、52 个先进集体和189 名先进个人,授予西城区、海淀区、房山区、平谷区、密云县等五个区县语委2009 年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优秀区县奖牌。会议强调,语言文字工作对传承历史、促进发展、创造未来发挥着重要作用,要求语言文字工作围绕“人文北京”建设深入推进;要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优化首都语言文字环境;要立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积极推动语言产业的壮大;要加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建设,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要加强领导,为语言文字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市语委50 个成员单位负责人及委员单位联络员参加了会议。
【4 月20 日】 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一行10 人赴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考察交流。
【4 月】 市语委办发文建议我市高等、中等职业学校积极开展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由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和北京科技教育促进会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4 月至6 月】 为促进我市高校学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加强高校语言文化建设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的培养,并积极推进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的普及,市教委、市语委连续发文,要求属地高校积极组建语言文字测试机构并实施计算机辅助测试,动员学生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和汉字应用水平测试。
【5 月11 日至14 日】 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一行8人赴安徽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和科大讯飞公司考察交流。
【5 月】 北京高校在第三届全国高校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取得良好成绩,有617 名同学分获一、二、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电子科技学院获颁组织奖。
【5 月至12 月】 市语委组织开展“中华诵·2010经典诵读大赛”。有关区县和高校通过基层遴选出72 个个人节目和20 个集体节目参加市级评选,经专家评审,推荐9 项个人节目和3 项集体节目上报国家语委参加全国“中华诵·2010 经典诵读大赛网络预赛”。经为期一个月的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我市多个节目进入全国总决赛并获奖。市语委办获“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2010 年度“最佳组织奖”。
【6 月17 日至18 日】 第11 届国际母语日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办,本届活动主题为“保护母语,传承文明”。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一行20 人参加了本届活动。
【7 月12 日】 市语委办召开汉语口语水平测试工作研讨会。六所院校的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朝阳区语委办和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负责人参加会议。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出席会议并讲话。
【7 月16 日至18 日】 以教育部语用所所长、国家语委测试中心主任姚喜双任调研指导,安徽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副主任单明为组长的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现状调研第八调研组在京进行调研。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在汇报会上致欢迎辞。调研组听取了北京市测试工作开展15 年以来的全面汇报,并在北京师范大学和朝阳区语言文字测试分中心进行了现场考察。调研组还分别召开了测试员座谈会和测试管理人员座谈会,并向与会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组在反馈意见中对北京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的发展给与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同时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7 月23 日】 市教委、市语委转发教育部、国家语委《关于在学校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就我市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试点工作提出要求,并确定昌平区作为试点区。试点工作将探索适合不同类型学校和不同学段特点的诵读方式方法,总结和探索一套经典诵读教育经验,为在全市范围内推进诵读教育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8 月10 日】 市语委举行第二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作品评审会。评选出北京赛区特等奖7 个、一等奖30 个、二等奖55 个、三等奖89 个、外国留学生特别奖8 名。市语委办将北京赛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及留学生特别奖共计100 幅作品送至国家语委参与全国比赛。在全国评审中,北京赛区选手获得优良成绩,获全国特等奖2 名、特等奖提名及一等奖11 名、二等奖26 名、三等奖19 名、优胜奖16 名、最佳指导教师2 名、优秀指导教师8 名。
【8 月21 日至29 日】 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举办第十期(高校第一期)北京市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考核培训班。本期培训班86 名学员分别来自15 所高校和朝阳区20 余所中小学及教研单位。课程内容包括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管理规定解读、《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评分标准解析、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讲解、普通话水平测试内容系统解析、汉字应用水平测试介绍、测试实例讲解、测试能力单项及综合训练共十余个学习板块。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兼顾知识的点与面。培训教师团队阵容强大,业务精熟,保障了培训的优质高效。通过严格考核,77 名学员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资格。培训班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我市首次正式实施集体规模的计算机辅助测试。
【8 月22 日至27 日】 受市语委办委派,来自东城区的三名中小学生代表“首届全国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北京赛区的获奖者,参加了我国青少年赴日本书法文化交流活动。
【9 月2 日至3 日】 市语委办召开年中工作会。主要内容是传达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国语言战略论坛等会议精神,布置下一阶段的重点工作。
【9 月18 日】 第13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在昌平区闭幕。这次活动,既是全国推普周的闭幕式,同时也是昌平区“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启动仪式。国家语委、北京市语委、昌平区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参加闭幕式暨启动仪式。昌平区师生代表宣读“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倡议书。与会领导向昌平区师生代表赠送《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回龙观社区居民“风雅诗社”会员代表、昌平实验二小、昌平五中师生表演了经典诵读节目。
【9 月28 日】 北京语言产业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该中心系国内首家语言产业研究机构,由北京市语委批复成立,成为市语委首个研究基地。中心将围绕语言产业研究方向,整合校内外相关研究资源,寻求产、学、研的结合,建立一个有特色的应用性研究平台,研究和推动北京语言产业发展。
【9月】 《北京市中小学师生语言文化知识读本》发放给全市140 所国家级、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读本由市语委办组织编写,内容涉及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语言文字应用常识等。该读本被指定为“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语言文化知识竞赛”的参赛读物。
【10 月28 日】 市语委办主任、市人大代表贺宏志应邀出席北京市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座谈会,就语言文字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将语言文化建设的有关内容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11 月26 日】 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召开测试管理人员信息化工作培训会。会议用“五个推进”总结2010年的语言文字测试工作。一是推进测试范围、测试领域和测试空间的拓展,形成以普通话水平测试为主体,汉字应用水平测试、汉语口语水平测试、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等为补充的测试工作格局。二是推进包括机辅测试和测试管理信息系统在内的测试信息化进程。三是推进测试工作体系的发展,高校语言文字测试工作得以拓展。四是推进测试科研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果。完成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教材的修订工作。五是推进测试工作队伍建设。测试员和骨干测试员队伍进一步壮大。会议宣读市语委办批复中央民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5 个单位成立语言文字测试分中心的通知,与会领导向5 个新建语言文字测试分中心授牌。科大讯飞公司技术人员讲解机辅测试系统及测试管理信息系统,学员上机进行实际操作训练。来自35 个单位的100 余人参加了会议。
【12 月9 日】 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以“实施一体两翼战略,促进语言文字工作科学发展”为题做大会交流发言。
【12 月12 日】 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语言文化知识竞赛半决赛在北京语言大学隆重举行,全市16个区县和北京西藏中学、通州区潞河中学新疆班共18 支代表队参赛。经竞赛评委团现场打分评审和点评,9 支代表队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12 月17 日】 我市首场汉语口语水平测试在北京联合大学举行。来自韩国、秘鲁、俄罗斯等12 个国家和地区的32 名留学生参加测试。汉语口语水平测试(HKC)是教育部、国家语委为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汉语言文字水平测试体系,满足国际汉语学习交流的需要而设立的。测试针对母语非汉语人群、华人华裔实施的一项语言类标准化水平测试,为评价和检验他们的汉语口语水平提供客观测试标准。
【12 月26 日】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在8 个考点举行,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石景山区、房山区、平谷区。3500 余人报名参加测试。
【12 月】 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博士应邀做客中国教育在线,接受主持人访谈,畅叙职业汉语能力测试的意义和宣传发展语言产业。
【12 月】 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组编、市语委办审定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应试指南》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应试指南》是在2005 年版《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用书(北京版)》的基础上,根据使用实践,经征求专家和读者意见,组织专门力量修订而成,旨在使测试辅导教材更具针对性和实用性。
【本年度】 全年共34819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2011 年
【1 月9 日】 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语言文化知识竞赛总决赛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出席并致辞。此次比赛历时半年,竞赛内容分为知识问答和“诵、写、讲”才艺展示两个部分。比赛面向全市国家级、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通过区县初赛、半决赛选拔,9 个队进入总决赛。最后,石景山区代表队获得冠军,海淀区、通州区代表队获得亚军,朝阳区、丰台区、昌平区、怀柔区代表队获得三等奖,西藏中学和潞河中学新疆班代表队获得特别奖。中国教育电视台对活动实况进行了录制,并定于2 月19 日、3 月5日在三频道播出。活动的举办体现了三个结合: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教育、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有机结合。活动的举办也是对我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工作成果的一次展示和检阅。
【1 月15 日】 应天津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中心2010年度工作总结会暨“十二五”工作规划研讨会邀请,市语委办及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主任贺宏志博士做了题为“发展语言产业,繁荣语言文化”的专题报告,报告结合北京市语委“一体两翼”战略,重点阐述了语言产业内涵、发达国家语言产业发展情况、我国语言产业现状以及发展语言产业和加强语言文化建设与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关系。
【1 月16 日至21 日】 市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
市人大代表、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提交了题为《加强语言文化建设,促进语言产业发展》的代表建议,指出语言文化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语言文化的繁荣发展,发达的语言文化是世界城市的重要内涵,北京应积极打造“语言文化之都”,“加强语言文化建设,繁荣语言文化事业”是政府的责任。
【1 月25 日至26 日】 市语委办召开2011 年工作会议。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出席并讲话。会议总结了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近三年来的10 项开拓性成果。东城区、石景山区、通州区、昌平区语委办做典型交流发言。会议还对2010 年的六项专项工作分区县逐一点评并给予了奖励。
【3 月21 日】 市语委印发《关于加强区县语委宣传工作的意见》。文件从加强认识、把握形势、落实任务、注重手段、考核评比、组织领导等方面,对加强区县语言文字宣传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任务部署。
【3 月30 日】 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召开2011 年工作会议。市语委和市语委办领导、33 个语言文字测试分中心负责人和工作人员70 余人参加会议。会议就语言文字测试信息工作和第五届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学术研讨会论文征集工作做出了安排。石景山区、房山区、延庆县、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语言文字测试分中心做了重点发言。
【3 月】 国家语委测试中心通报表彰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我市3 个单位和6 名个人荣获表彰:北京师范大学、平谷区、延庆县语言文字测试分中心获评“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先进集体”;市语委办杜琪方、房山区语委办马亚森获评“全国普通话培训测试工作先进个人”;周海兵、范燕生、毛文祥、汪大昌获评“全国优秀普通话水平测试员”。
【3 月】 由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组编、市语委办审定的《北京市语言文字培训测试研究文集》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5 月11 日】 市语委召开2011 年度语言文字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北京市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洪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教委主任姜沛民同志传达刘延东国务委员在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做2010 年语言文字工作总结和2011 年主要工作安排的报告。石景山区政府、市高级法院做交流发言。会议宣读了2010 年度中华诵活动奖励名单并为获奖单位颁奖。与会领导为市语委第二届专家委员会13 名顾问和委员颁发聘书。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洪峰强调提出:要认识到位,给力支持;要宣传引导,拓展空间;要科研引领,丰富内涵。国家语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市语委委员单位负责人及联络员100 余人参加了会议。
【5 月13 日】 第12 届国际母语日纪念活动在昆明举行。活动主题为“多元文化,和谐中华”。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一行7 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5 月21 日】 语言经济及语言服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与会学者围绕语言经济、语言服务、语言产业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贺宏志博士应邀与会并做了题为“关于语言产业内涵及其边界的初步思考”的发言。
【5 月21 日】 我市首次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顺利举行,近二百名考生参加了测试。首次“机测”,反响热烈,受到考生普遍欢迎。
【5 月27 日】 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北京启动仪式和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成立揭牌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北京市副市长、市语委主任洪峰出席仪式,为中心成立揭牌并讲话。仪式由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主持。教育部语信司司长李宇明、北京市教委主任姜沛民分别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北京项目专家组组长曹志耘教授和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主任张维佳教授颁发聘书。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宣读市语委《关于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建库工作的通知》和《关于成立“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的批复》。与会专家围绕“北京语言文化建设”主题进行了研讨。
【5 月】 第四届全国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圆满结束,我市教师取得良好成绩: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获得优秀组织奖。东城、西城、朝阳、丰台、石景山、大兴、昌平、怀柔、顺义、门头沟等10 个区县共470 名个人获得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560 余篇优秀论文获评一、二、三等奖。
【6 月12 日至24 日】 市语委评估检查工作组分两组集中开展了首批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示范乡镇的创建评估检查工作。工作组由带队领导、语言文字专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和语言文字工作干部组成。工作组实地评估检查了16 个街道乡镇机关,包括商场、银行、邮局等在内的共31 个公共服务单位,以及16 条大街的语言文化环境。同时还抽查了16 所国家级规范汉字书写教育特色校申报单位。评估检查程序主要包括听取申报单位工作汇报、查阅相关文件资料、召开小型座谈会和实地考察,针对检查情况进行评分汇总,提出评价意见,并向申报单位反馈。通过评估检查达到了宣传的目的。工作组起到了“宣传队”“播种机”的作用,使宣传触角“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有效地提高了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社会知晓度,增强了各创建地域和单位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另一方面也达到了调研的目的。通过评估检查,掌握了我市基层语言文化建设的大量第一手资料,启发我们深入思考语言文化建设的共性、区域语言文化建设及行业语言文化建设的特性,深入思考语言文字工作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还达到了推动的目的。评估检查工作走向基层、深入郊区、渗透山区、覆盖行业,以评促建,重在实效,促进了日常工作,强化了过程指导,形成了长效机制,推动了工作发展。此次评估检查,市语委认定21 个街道、乡镇为首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街道、示范乡镇,认定31 个单位为第七批北京市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单位。
【6 月21 日】 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办,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语委、中国教育电视台承办的“中华诵·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诵读晚会(北京篇)暨教育部 “正气歌”廉洁教育大型情景朗诵主题晚会在华北电力大学隆重举行。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中共北京市委常委赵凤桐、北京市副市长洪峰等领导同志出席了晚会。晚会内容整合后分别于6 月26 日、6 月30 日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播出。
【6 月】 《语文建设》编辑部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揭晓。我市有22 所院校参赛,520 人分获一、二、三等奖,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首都师范大学教务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务处获得组织单位奖。
【6 月】 市语委办日前向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各区县语委办、各高等学校印发了《关于免费对高校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通知》。经市政府领导批准,自2011 年7 月1 日起,对本市高校在校学生实行免费普通话水平测试,并免费发放证书。测试对象和范围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含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免费测试以学校为单位,集体报名,每个学生享受一次免费测试机会。测试工作经费由市财政安排专项。在大学生群体中全面实施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有利于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发展,最终有利于国民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文化意义和法治意义。
【7 月7 日】 北京市语言文字测试工作考察团一行23 人赴广西师范大学考察学习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宾主双方举行了座谈会并进行了现场考察交流。
【7 月15 日】 市语委举行研讨会,就《北京市实施〈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讨论稿)征求市政府办公厅、市文化局、市外办、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办等部分委员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本次会议是继区县语委办研讨会、专家研讨会之后的第三轮征求意见。
【7 月】 国家语委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十二五”科研规划2011 年度项目名单。北京市高校喜获丰收。获批重大项目3 项、重点项目5 项、一般项目13 项、委托项目3 项。作为北京市语委科研基地项目,北京语言产业研究中心申报的“语言产业的界定及其在新兴产业结构中的地位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建设研究中心申报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语言文字问题及对策研究”均获立项。
【8 月31 日】 市语委办召开年中工作会,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出席会议并对做好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要求,各区县语委办负责人与会。会议总结了上半年工作,重点通报了示范创建评估检查工作情况和各区县语委办宣传信息报送情况,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8 月】 在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举办的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 周年系列活动中,我市有6个单位获得优秀组织奖,分别是:北京市语委办、房山区语委办、北京教育学院、大兴区教委、顺义区教委、中国传媒大学。
【9 月8 日】 教育部语信司与市语委联合召开北京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筹备工作会议。会议研究了北京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总体工作方案、任务分工和近期工作安排。会议议定项目名称为“北京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该数据库为“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北京库”,由北京语言大学牵头组织相关单位专家具体实施。建设宗旨着重体现北京话作为普通话标准音和基础方言的作用,体现北京地域文化特色。调查整理阶段分为“北京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和“北京语言文化资源信息库”两个课题实施,分别由曹志耘教授和张维佳教授任课题组组长。
【9 月17 日】 第14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闭幕式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隆重举行。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应邀作为国家语委观察组成员参加拉萨市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分别指导政府机关评估组、新闻媒体评估组的检查工作,并应邀出席本届推普周闭幕式活动。
【9 月】 市语委办举办“中华诵·2011 经典诵读”活动。共13个区县、5 所高校参与选拔,教师组、高校学生组、综合组、留学生组、集体组5 个组别共90 个节目入围全市评比。经专家评审,选定34 项个人节目和5 项集体节目参加全国“中华诵·2011 经典诵读大赛网络预赛”。
【9 月】 由教育部语用司主办、中华书局承办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之2011 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经过省级奖、国家奖两轮评审,北京市共有863 所学校报送17949 篇作品参赛,其中甲组(1—3 年级)6646 篇、乙组(4—6 年级)7239 篇、丙组(7—9 年级)4064 篇。各组分别获得省级一等奖10 名、二等奖20 名、三等奖30 名;省级一、二等奖作品参加全国评选,其中13 篇作品荣获全国各等次奖项,东城区黑芝麻胡同小学、北京第一实验小学、延庆三中、东城区崇文小学、昌平五中等5所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
【11 月10 日至11 日】 教育部语信司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李卫红出席会议,并为设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国家语委首个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揭牌。座谈会上,北京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作了题为《拓宽视野,融入全局,创新发展首都语言文字科研工作》的典型交流发言。
【11 月20 日】 教育部语用司印发通知,公布2011全国“ 双推博文” 评比活动获奖名单。此次活动共有1020 名参赛者获奖,50 个基层单位获优秀组织奖。北京市有72 名参赛者分获各组别一、二、三等奖项,北京黄埔大学、东城区培新小学、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顺义区高丽营学校等4 个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12 月5 日】 市民政局召开政区名称评审工作会议。
由市民政局、市规划委、市地方志办公室、市公安局、市语委、市文物局、市文化局、市档案馆、市社科院及中国人民大学共同组成的专家评审组对昌平区政府提交的昌平区东小口地区拟设街道办事处初选名称进行了审议。市语委办针对初选名称在用字、拼音和规范书写方面提出了建议,并希望在制作路名牌时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语言文字相关规范标准。
【12 月11 日】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试点在京津沪三地同时开考。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朝阳区(5 个考点)、石景山区、房山区共设12 个考点,5575 人报名参加测试,考点数、考生数增量明显。
【12 月15 日至16 日】 为进一步做好全市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推进普通话水平测试信息化,提高测试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举行了普通话水平测试管理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培训会。来自33 个测试分中心的44 名管理人员参加了机测管理规定培训、机测考务流程和测试信息管理系统操作培训、针对信息管理系统应用的上机考核。这次培训的举办为即将全面铺开的机测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月24 日】 作为全国试点省市之一,市语委在市教育考试院正式启动汉语能力测试试点工作。市语委副主任曹秀云参加了测试。本次测试级别为四、五级,市语委办、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市教育考试院社考办联合组织了200 人参加测试。参试者年龄最小12 岁,最大62 岁;考生学历覆盖从初中在校生到博士;考生职业覆盖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媒体从业人员、高校教师、大中学在校生等。汉语能力测试是国家语委委托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实施的一项涵盖汉语听说读写全方位能力的国家级语言类水平测试,是对以汉语作为生活、学习、工作基本用语的人群汉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考评。
【12 月】 《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应试指南》由市语言文字测试中心组编,市语委办审定,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免费向我市参加汉字应用水平测试的考生发放。
【12 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申报、认定工作的通知》的部署和要求,市语委认真组织开展了创建、申报工作。通过书面材料审查、实地现场抽查等评审环节,我市7 所学校入选第三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本年度】 全年共48278 人次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2011 年我市首次开展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共测试6653 人。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