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4语言文字工作年度总结报告摘要
2004年本市语言文字工作稳步、扎实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贯彻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北京市若干规定》,整体推进语言文字工作再上新台阶
1.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北京市若干规定》,全市18个区县、22个委办局制定出了具体落实法规的意见和措施。为依法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
2.进一步完善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各区县语委会进行了人员调整。22个市属委办局成立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并选派一名干部具体负责本系统的语言文字工作,语委干部队伍进一步得到加强。
3.完成对八城区党政机关的语言文字评估工作
市语委评估组对八城区的部分党政机关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评估检查。本着“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方针,强化了评估前的培训和整改工作,各受评单位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被抽查的16个党政机关单位均达到合格标准。
4.接受市人大常委执法检查,一年来语言文字工作成绩得到委员们的充分肯定。
二、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
1.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全市20个测试工作站面向社会提供普通话水平测试服务。今年共有2万余人参加了普通话培训测试19125人获得了普通话等级证书。
2.开展第七届“推普周”活动,大力学习、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北京市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若干规定》,各区县语委以社区为阵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咨询活动,扩大宣传效果,推动宣传创新。全市在宣传周期间共设立了20个宣传咨询站,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近10万人参加了咨询。
3.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合作举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知识竞赛”节目。共有1200余人参与了竞赛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4.在普教系统开展语言文字公益广告设计竞赛。共有近百名中学生参与了宣传普通话设计活动。
5.开展网上宣传活动。普通话宣传栏目点击率逐步提高。
三、推行规范汉字,提高社会用字规范化程度
2004年全市各区县、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执法,对不规范用字及时纠正,取得明显效果。
1.市工商部门全年受理企业登记约20万件,用字不规范处约占5%,全部予以纠正。
2.市政管理部门与工商部门合作共清理违规广告牌810块,不规范橱窗广告940处,其中不规范用字205处,全部予以纠正。“西西友谊商城”,“乐圣你会红歌厅”、“天坛公馆”,等一大批牌匾广告中使用的不规范字,都得到纠正。
3.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执法大队,对六家商场的手机、掌上电脑、电子辞典、电子书等中文信息处理产品进行了监督检查。对发现的不规范用字全部采取了相应措施。
4.房山区在全区展开了印章用字的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了党政机关等800多个单位的3430枚印章,查出使用不规范字形的印章1026枚。全部发出书面改正通知书,不规范印章全部得到改正。
5.有的区县语委办与工商部门合作,对广告制作人进行规范用字培训,起到了从源头上治理不规范用字的作用。
四、其他工作
1.对普通话水平测试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举办了2期普通话测试员培训班,共有305名测试员参加了新大纲的培训。
2对语委干部进行法规知识培训,共有200余人参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学习研讨,进一步强化了依法管理的意识。
3.完成了“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网”二期建设。北京市语言文字网站从2005年1月起,将以新的面貌开展网上宣传,网上查询业务,提高了语言文字政务信息化程度。
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办公室
二○○五年一月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