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听,请说话(10s)
抱歉,没听清,请再说一遍吧

主题分类:科学与艺术教育

发文机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文   号:京教函【2023】117号

信息有效性:有效

生成日期:2023-04-13

发布日期:2023-04-13

索引号:/ZK-2023-001256

内容概述: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举办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的通知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关于举办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的通知

分享:

京教函〔2023〕117号

各区教委、科委(科信局)、科协,燕山教委、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社会事业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局: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和《北京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有关要求,在全市中小学生中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创新实践能力,市教委、市科委、市科协决定举办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以下简称“科技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育学生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科学思维、掌握科学方法、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坚持面向全体中小学生,助力教育“双减”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以科技节为载体,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

  二、活动主题

  科技逐梦未来创新赋能成长

  三、组织机构

  成立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领导小组,负责科技节的组织领导、计划安排和统筹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北京学生科技节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北京市少年宫,负责落实科技节领导小组部署的任务及日常工作。

  四、活动内容

  (一)结合重大科学事件和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问题,策划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技教育活动,激发科学兴趣,突出育人实效,普及惠及全体中小学生。

  (二)加强科技赋能,挖掘利用新技术,发挥智慧化、数字化平台优势,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科学知识、展示科技成就。

  (三)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搭建平台,让学有所长的科技爱好者脱颖而出,努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四)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场所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

  (五)加大科技教育活动和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向农村地区中小学生不断输送优质科技资源。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周密组织

  各区要高度重视,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统筹协调和资源共享,结合区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科技活动,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及相应的安全预案、应急预案,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二)注重宣传,示范引领

  各区各校要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优势,多渠道宣传典型活动和事例,切实提高学生科技节的社会影响力;各校外教育机构、金鹏科技团各分团、科技教育示范校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升整体工作水平。

  (三)交流总结,促进提升

  各区要重视科技节活动的总结交流,及时沟通反馈,做好档案资料整理留存,按要求报送相关信息。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代章)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2023年3月29日

  (市教委联系人:张 兵,联系电话:51994959;北京市少年宫联系人:张 峥、郑  升,联系电话:87550377、87550378;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左安门西街11号 北京市少年宫;电子邮箱:bjxskjj@163.com)


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市级系列活动

扫描分享

扫一扫分享本页

第四十一届北京学生科技节市级系列活动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