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加强中小学师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此过程中提升师生语言能力,追求语言艺术音韵美、简洁美、和谐美的境界,由北京市语委办公室支持,通州区语委、北京语言文化建设促进会共同主办的“中小学教师语言艺术培训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验交流会”于12月20日在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召开。本次活动由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承办,北京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协办。
市语委办公室主任贺宏志、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夏红、北京教育学院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方麟、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袁静华、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院长李万峰以及通州区、东城区、朝阳区、海淀区、大兴区、顺义区、房山区、丰台区8区语委办主任和相关学校师生近300人参加了活动。
活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课堂教学展示阶段,分六组分别观摩了通州区、东城区、顺义区、丰台区6位优秀教师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展示,并进行了研讨。在随后的集中交流阶段,首先由通州区教委副主任袁静华代表区教委、区语委致辞。来自通州区的教师代表、通州区第二中学、北京市育才中学通州分校和通州区宋庄镇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为大家表演了《孟德新篇》、《中国少年当自强》等四个诵读节目,节目充分展示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语言艺术培养已经取得的显著成果。在经验交流环节,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主任、北京教育学院通州分院院长李万峰作了《通州区传统文化教育与教师诵读培训的工作报告》;房山区语委办李术彪老师作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师生语言艺术发展》的报告;北京市育才中学通州分校校长李竹林和通州区东方小学校长何永彤分别代表学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实验校交流发言。北京教育学院传统文化研究所所长方麟和北京师范大学中华文明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夏红作为特邀专家,分别对各区传统文化教育和教师语言艺术培训工作进行了点评。
北京市语委办主任贺宏志在讲话中引用十九大报告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表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语言文化是文化的基础核心,是国家、民族的标志,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他强调,教师的语言是职业语言、专业语言,要使教师的语言应用达到语言艺术的高度就要不断提升语言表达的魅力和感染力,语言文字工作要围绕提升学生语言能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开展。
“中小学教师语言艺术培训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验交流会”为各区的教师语言艺术培训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搭建了交流平台。今后,各区之间要不断加强合作交流,相互学习,加强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提高教师传统文化素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我市语言文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