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言文字办公室 > 语文生活

传承中华经典 感悟成语内涵

时间:2015-05-19         来源:北京市语言文字办公室
分享:

唐肖肖 王红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如何开发成语宝库,让学生受到熏陶与启迪,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管理支持 鼓励创新

  (一)制度保障。为保证成语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了校长领衔的校本课程组织机构。制定实验方案,建立管理制度和评价方法。同时,将成语教学纳入课程表,确定每周每班一课时(20 分钟),各班一月召开一次成语比赛活动,学校一学期组织一次成语综合大比拼,一年进行一次“学成语、用成语、演成语”技能比赛。为使成语教学能与国家和地方课程一样落到实处,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必须有授课计划、授课记录,并按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特点,科学、规范地推进成语课程。一、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记性好,教学中坚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只要求学生背诵一些浅显易懂的成语,以实现量的积累。

  三、四年级,在积累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会说一些成语故事,理解成语的意思。初步区分褒义成语、贬义成语,找出一部分成语的近义成语和反义成语,引导学生运用成语说话,写短文。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在掌握常用成语的基础上,自学100 个成语。并进行成语故事新编,将大量的成语比较准确、恰当地运用在自己的日记、作文中,并能在口语交际中适当运用。学校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成语主题系列活动,如成语积累展示、编辑成语专刊、成语优秀作文、成语表演等活动。

  (二)校本渗透。学校在编写国学教材的过程中,对成语版块精心设计,明确每个学段成语教学的具体要求、评价目标、奖励制度等。同时,组织教师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鼓励教师更新观念,明确方向,积极投身成语教学改革实验工作。

  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精选成语,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按六年设置,分年级、分学期、分单元、分课时编写成册,为成语教学课程的最终实施奠定了基础。

  二、成语激趣 启迪智慧

  (一)成语游戏,激趣乐学。在成语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如笔者最爱和学生玩的游戏是成语接龙。这样的游戏,使得我们的课堂欢声笑语、气氛热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前分享,延续兴趣。纵观成语殿堂,不少成语,其中都包含着一个或妙趣横生、或引人深思的故事。

  在语文课堂上,笔者习惯把“课前三分钟”交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讲述一个成语故事。一学期下来,同学们不仅积累了许多成语,还从故事中学会了很多的人生道理。

  (三)朗读成语,把握韵律。在理解成语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成语,是学习成语、掌握成语的关键一环。朗读成语只有融入感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感含义。

  三、强化理解 巧妙运用

  (一)辨识成语,概念强化。成语是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充分体现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成语和四字词语是有一定区别的,成语的结构是相当稳固的,中间不能添加任何的虚词,也不能调换位置,而四字词语有时是可以调换位置的,并且中间可以加虚词。成语跟习语、谚语也是有区别的。最主要的一点是习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习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 可多可少, 不限于四个字。

  (二)语境串联,成语巧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如给学生几组成语,“滔滔不绝”“络绎不绝”“泰然自若”“有恃无恐”“川流不息”“庞然大物”“走投无路”等等,让学生根据成语的意思编故事。

  (三)课外阅读,巩固记忆。语文教材中成语是有限的。因此,想要习得更多成语,就需要通过课外阅读和其他方式了。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来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成语。比如,规定在某天的课堂上进行成语接龙比赛,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成语素材的搜集,在比赛中看哪个小组搜集到的成语比较多。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成语词义和来源的考查,这对学生记忆和巩固记忆有很大的帮助。

  (四)对比联系,强化记忆。成语中的词汇千变万化,有近义词,也有反义词,还有一些成语经过时间长河的洗礼,其本来的意思已经发生了变化。以这些可资对比的知识点切入,可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教学中,可指导学生根据成语的语法结构进行记忆,不仅能帮助学生加强对于成语的理解,同时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主谓式:杞人忧天、胸有成竹;联合主谓式:天翻地覆、水落石出、手舞足蹈;联合名词式:

  粗心大意、南辕北辙、镜花水月;联合动词式:突飞猛进、勇往直前;动补式:逍遥法外、问道于盲;兼语式:以邻为壑、令人生畏等等。

  在教学活动中,可指导、鼓励学生联系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来学习成语,感受成语,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成语并合理地运用成语。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