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2012-2014)”总结报告
发布时间:2015-03-31
来源:教育部科技司
分享: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教育部于2012年初启动“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2012-2014)”(以下简称“专项行动”)。现将三年来专项行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这次专项行动的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将学风“建设”与“监督”、“管理”相结合,建立健全了学风教育宣传。制度建设、监督查处等完整的工作体系,实现学风建设机构、制度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三落实,三公开”,构建了全程覆盖、全时覆盖的学风建设立体体系。
一是党组高度重视。贵仁、卫红、立英、占元同志分别就专项行动工作及方案做了重要批示;贵仁、蕙青、占元同志分别主持了2012-2014年度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并发表讲话;“深入开展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被列入教育部2013年、2014年工作要点。贵仁同志亲自担任教育部学风建设协调小组组长。
二是出台规章制度。教育部相继制定了《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评价的意见》、《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等涉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师德长效机制、科技评价导向、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10余个文件,并下发各地各高校贯彻执行。
三是狠抓工作落实。教育部连续发布多个学风建设“三落实、三公开”的文件,督促各单位制定学风建设细则,报送专项行动进展情况,尤其是“三公开、三落实”情况以及开辟网上学风建设专栏情况;约请部分单位进行专项汇报,要求各单位提交专项行动中期报告、总结报告和相关材料;对陕西师范大学等11所高校开展了高校学风建设专项巡视;开展对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的战略研究,共立项相关战略课题29项,为高校学风建设和领导决策提供咨询。
二、专项行动工作成效
专项行动期间,全国高等教育系统建立健全了学风建设领导机构和组织体系,构建了学风建设制度保障体系和不端行为查处机制,构建了学风建设网络体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风宣讲活动,逐步建立了学风建设网络化、立体化、常态化的工作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机构,创立工作体系。从教育部、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到高校以及高校内部的学风建设组织体系已经建立,多部门、多层次、网络化的学风建设工作局面已经形成。全国32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共成立了学风建设职能机构201个,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问、分管领导具体管、职能部门专人抓、各部门协调配合的有效运行机制。
二是完善规章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高校形成学术规范制度1700余个,不端行为查处制度700余个;其中新增或修订制度文件1200余个。另外各高校还从日常科研行为过程、师生日常校园活动入手,制定了包括科研经费使用制度、科研项目组织实施办法、学术论文(著作)写作、职务评聘、师德建设、违纪处理等规范,把学风建设渗透到师生行为的方方面面,从细节和起点上降低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率。
三是加大查处力度,规范惩处办法。教育部及各地各高校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学风办共收到学术不端行为举报99件,逐一进行了调查处理;全国各高校共受理教师学术不端行为举报500余人次,已处理教师450人次。如山西省教育厅严肃查处了太原师范学院柴国珍副教授涉嫌学术论文抄袭问题,做出撤掉名誉头衔、追回科研经费、暂停申请项目和计划资格等处理决定。各单位还强化监督检查,减少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开展专项行动三年以来,全国高校没有发生影响恶劣的学术不端案件。
四是建立网上专栏,构建开放体系。教育部门户网站开辟“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专题专栏,遴选33个院士的优秀事迹分批挂网。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网设立“学风建设”专栏,开设学风文件、学风动态、学术评价、学术规范等栏目。各地各高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建立健全学风建设专栏。至2014年年底,已形成了由教育部到直属高校和省市教育厅,再到地方高校的全国学风建设网络体系,使学风建设信息均公布于阳光之下,对于科研诚信起到正面宣传作用,对于学术行为起到监督作用。
五是改革科技体制,树立正确导向。科技委充分发挥咨询作用,撰写了《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调查报告》,并形成了改革意见的讨论稿;科技司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的意见》,科技委完成了《高等学校科技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要点》。社科委完成了《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指南》,并纳入了由政法司牵头的2014年度《中国教育报告·标准与指南》立项计划。社科委、学风委完成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建议稿,已提交政法司纳入部门规章制定程序。办公厅还下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科技评价改革试点的通知》,科技司选取了44所高校、1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参与了5个方面的改革试点。社科司对3个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进行了认真指导。
六是开展学风宣讲,强化正面引导。中国科协联合教育部等部门成立了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做好2012年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开展了“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自2012年以来,教育部等部门在人民大会堂共同主办3场宣讲教育报告会,师昌绪、袁隆平等9名知名院士作宣讲报告,共有1.8万名研究生新生与会。科技委充分利用学部会议契机,抓好“集中宣讲”和学部委员“属地宣讲”,共组织学风集中宣讲20余场,属地宣讲200余场直接听众11万余人。各省也积极响应,均成立了由多个部门联合的宣讲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也进行了集中宣讲。各高校将学风宣讲活动融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抓住新生入学,新教师上岗,教师晋升等时机开展宣讲。据不完全统计,专项行动期间,全国共举办各类宣讲教育5万余场,接受宣讲教育的学生达1000万余人次,教师及科技工作者等近56万人次。
七是丰富活动形式,营造良好氛围。社科司和科技司组织编纂了《大师风范》丛书,并召开了座谈会,开展了系列先进事迹宣传活动。编发《社科委·学风委简报》20多期。各地各高校在“三落实,三公开”活动中共报送625个优秀科学家和团队事迹进行挂网宣传。浙江大学组织开展了“年度十大学术进展”、“年度十大教材”和“启真杯学生年度十大学术新成果” 等的评选,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学术氛围,使“学术为大学之灵魂”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各地各高校还利用各种平台和手段开展学风教育,如北京师范大学通过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及时报道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成果,并面向全国教师发出加强师德建设的倡议,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响。北京大学创办“教授茶座”、“黉门对话”,通过党团日联合主题教育活动、主题班会、读书会等进行学风宣传教育。
三、下一步工作考虑
经过三年的努力,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学风教育和学术治理是个长期过程,专项行动尚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中累积的所有问题。今后应在完成学风建设“三落实,三公开”基础上,着力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学风建设不断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将学风建设纳入到高校教育综合改革规划之中;把学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高校领导班子考核;将学风建设巡视制度化,纳入对高校常规巡视工作中;强化高校学术委员会作为学风建设机构的功能,逐步确立院系学风建设主体地位。
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明确学术不端行为的界限和高校的主体责任,规范调查处理程序和处罚措施。将学术不端行为中部分行为,由道德约束变为制度法规约束;及时对相关规章制度,尤其是不端行为查处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加强学风建设的理论研究,将成果转化成政策或制度。
三是创新工作机制。树立正确的科技评价导向,改革绩效考核办法,抓好相关试点工作,加快构建体现创新质量和贡献的科技评价体系;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强化科研经费使用监督,建立教育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教师和学生的信用评价制度,遏制学术不端行为发生。
四是抓好宣传教育。将学风宣讲制度化、常态化;借助于多种平台,丰富宣传手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对象不同特点,分别建立相应的科学道德诚信教育模式。?
扫一扫分享本页
< 前一篇:
北京:加强研究生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
< 后一篇:
《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