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教育督导 >  督导研究

督导论文 | 以“幼儿园为中心”的朝阳区幼儿园 教育督导实践探索

时间:2024-10-15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分享:

  北京市朝阳区责任督学 白立茹

  【摘要】教育督导是国家对教育实行监督和指导的有效机制和有力的手段,也是现代教育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责任督学在深入幼儿园开展督导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园所的办园优势和不足,并予以有针对性的指导,“以幼儿园为中心”开展个性化的督导十分重要,是基于园所实际、从幼儿园的需求出发的督导,有利于园所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督导的工作的价值。

  【关键词】教育督导 以幼儿园为中心 实践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方向的推进,学前教育的质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幼儿园的督导评估工作也成为监测和推动幼儿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了确保政府和相关部门切实履行教育职责,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前教育督导评估暂行办法》。随后,教育部在2017年出台了《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简称《办法》),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的基本要求和规范,成为幼儿园规范化、科学化办园的基本依据。而后,教育部在2019年出台了《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等重要文件,以促进和保障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与水平的发展与提升。北京市教委也相继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各类幼儿园管理的通知》《北京市托幼园所分级分类验收标准及细则》等支持幼儿园指进行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提高的指导性文件。

  在北京市政府与相关部门的指导下,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工作以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为契机,逐步建立健全幼儿园经常性督导与评估一体化机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园规范办园等行为。与此同时,幼儿园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也面临着诸多困境。已有研究表明,幼儿园教育督导评估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偏重于对幼儿园教育质量水平进行鉴定,评估的鉴定功能被增强,其改进功能相对被弱化;评估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督导后改进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如何有效发挥督导评估的推动作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多年责任督学的实践,笔者认为,只有基于园所需求的、以幼儿园为中心的个性化督导,才是促进园所可持续发展的真督导。

  二、“以幼儿园为中心”督导的必要性

  (一)促进幼儿园发展的现实需要

  幼儿园的发展既需要内在动力,也需要外部支持。督导作为促进园所发展的重要途径,助力园所的科学规范运行。因此,督导势必要符合园所发展需求,实实在在地促进园所现实问题的改进,否则就失去了激发园所发展动力的意义。

  (二)督导作用发挥的价值需要

  督导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保障教育质量的提升,确保每一项工作要求在园所扎实落地。不能基于园所实际地督导,就是单纯地检查,容易流于形式,无法持久地发挥督导的作用。

  三、“以幼儿园为中心”的督导实践

  (一)以“督”为基准,合理规范办园行为

  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是当前乃至未来推动幼儿园发展与提升的重要工作之一。督导从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教职工队伍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对幼儿园办园的基础情况提出了基本要求,以此保障各级各类不同性质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但是在实际的督导工作中,由于园所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地域、资源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园所面临很多个性化问题。

  例如,幼儿园责任督学工作涉及幼儿园办园的方方面面,经常性入园已经成为常态化工作,督学的生活是非常充实的。责任督学依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对幼儿园全方位地进行监督和指导,每月有重点地开展随访检查,同时还参加各项检查任务。作为责任督学,需要合理规划和统筹安排自己督导工作,积极完成经常性督学任务,以督学身份参与幼儿园平安校园的验收、级类验收、北京市幼儿园办园质量督导评估、入园招生等多项检查验收工作。

  1.在每项工作中都要始终坚持严格按照检查标准,一丝不苟地开展工作。对待每一次检查任务都要逐项细致地核查,帮助幼儿园总结经验,查摆问题,并督促幼儿园及时整改。

  2.为了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每次文件下达后,责任督学首先要认真自学通知要求;然后通过跟每一个督学园联系,提示督学园自查;在自己单位对照检查内容进行自查,弄明白后给督学园划出重点,遇到问题及时想办法解决;思路清晰地带着措施办法再下园。

  3.对重点园所加大督学力度。例如,更换新园长的、家长投诉比较集中的、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园所都需要格外用心。有的幼儿园频繁更换园长和管理干部,每次新老园长交替,都需要责任督学到现场指导新任园长工作,手把手指导,做好新老对接,确保交接工作的平稳过渡。

  4.积极协助督学园顺利转型。责任督学对园所既有监督又有指导责任。在落实中央精神、落实公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的教育改革中,许多督学都会遇到幼儿园从民办向普惠转型的情况。幼儿园从环境设施、玩具材料、教育教学实践、档案资料等诸多方面都存在对接困难,需要责任督学切实帮助幼儿园一起查找转型中的困惑和问题,个性化地予以支持和指导,积极提出建议,协助幼儿园顺利转型。

  5.热心帮助督学园解决实际难题。把工作重心放到督学园的实际需求上,热心帮助园所解决困惑难题。每次督学任务下达后,经常会收到督学园园长或老师反映找不到文件依据、不清楚如何落实等问题,责任督学需要细致耐心地解答,帮助园所答疑解惑。

  因此,在严格督导的同时,必须要深入了解园所的实际情况,以此提出合理规范化的建议。正如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所提出的:“对幼儿园进行分级分类验收和年度考核,目的在于规范园所的办园行为,促进园所总结成绩和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使其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质量意识,自觉改进工作。”这也就意味着,以督导的标准为基本依据评估,灵活梳理出真正的问题,才是“督”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以“导”为根本,科学促进园所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前教育作为新生一代的起始教育及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及家庭的重视。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与儿童的认知、社会性和情绪方面的发展有着短期或长期的关联。督导工作作为推进幼儿园适宜性、科学性、高质量发展之重要举措,在开展过程中不仅要以“督”为前提,规范园所办园行为,同时要做到以“导”为根本,引导幼儿园在实践中真正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幼儿快乐成长。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等指导性文件的颁布,我国幼儿教育的观念、教育方式、教师素质等多方面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变化,社会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不断提高、需求不断增加,学前教育在“量”上不断扩张,但在追求“量”的扩张的同时,更要保证“质”的提高。

  例如,要避免幼儿园陷入片面追求知识和技能的“小学化误区”。基于这种现象,责任督学在督导工作过程中应注重发挥对幼儿园工作的引导作用,指导幼儿园遵循《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精神,结合本园实际情况,逐步优化教育管理体制、促进教育形式、评价方式的科学发展。从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出发,将教育目的与幼儿发展可能性相结合,构建富有各区域特色的教育模式,在教育实践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幼儿年龄及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三)以“督导”融合为着力点,扎实提升办园质量

  幼儿园的督导工作作为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宏观管理,不仅指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安全卫生等硬性条件的督查与管理,同样包括对幼儿园教育理念与实践工作的引导。通过监督帮助幼儿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引导幼儿园在实践中通过正确的方式与途径改进问题等工作,达到树立正确教育理念、落实科学教育实践、提升保教质量等目的,是助力幼儿园科学化发展、实现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因此,教育督导工作应将督导结合,深入实际准确把握真实情况,以点带面,坚持原则,依法办事,引导幼儿园在思想上认识到督导工作对园所发展及办园质量的重要意义,并在实践中将督导评估结果与园所发展结合,以终为始,推动幼儿园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例如,责任督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接听督学热线。接听督导热线在协助幼儿园为附近居民和在园家长答疑解惑、解决“家园”矛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每年招生季,督学热线几乎都变成了招生热线,责任督学需要耐心接听家长的电话,能回答的就细心解答,不能解答的如幼儿园个性化的问题,就帮忙转达给相应幼儿园。为了保障每个咨询招生的家长都能及时获得想要的信息,避免重复打电话引发误解,责任督学需要每年提前跟幼儿园了解招生情况及招生热线电话等详情,在家长需要进一步沟通的时候直接将园所招生电话告知家长,并通知园所相关人员注意接听家长电话,确保沟通畅通。通过督导热线,责任督学还可以协助幼儿园处理“家园”矛盾纠纷。例如,有家长因矛盾退园后心中不平多次打电话反映幼儿园问题。面对这样的家长,督学一方面跟幼儿园了解相关情况,另一方面多倾听家长的心声,多换位思考,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理解他的感受,做好家长心理安抚的工作,从而避免“家园”矛盾的升级。有的在园家长反映幼儿园老师安全问题时,情绪非常激动,面对这样的家长,除了与幼儿园了解实际情况,还需要调动多方资源一起来做好家长工作。责任督学作为家长与园所的中间人,既可以成为双方的倾听者,有时候还能成为“家园”矛盾的“缓冲地带”,帮助双方降火。正因为如此,督学才会赢得家长的信任,成为家长的“知己”。

  在督导工作过程中不仅要规范监督行为,严格依据《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办法》等文件要求,明确监督指标,反馈监督结果,同时也要注重对幼儿园发展的引导工作,引导幼儿园有依据、有目标、有规划、有策略地制定园所发展计划,调整发展路径,提高办园质量。督导结合,充分发挥督导工作在促进幼儿园发展规范化、适宜性方面的监督作用,发挥督导工作在促进幼儿园发展科学化、提升办园质量方面的引导作用。

  “蒙以养正,圣功也。”幼儿园作为个体早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个体认知、身体、社会性等方面发展影响深远,落实规范对幼儿园的督导工作是促进幼儿园规范、科学、高质量发展的必要举措,做好对幼儿园的督导工作,也需督导工作人员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严格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用理论武装头脑,科学指导幼儿园办园行为,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质量与办园水平的提升,助力幼儿全面自主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寒,巫秋云.幼儿园督导评估的困境及对策[J].教育观察,2021(3).

  [2]李晓玫.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工作实践与思考[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21(12).

  [3]李敏.学前教育机构质量督导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16(23).

  [4]刘霞,郭卉菁.幼儿园教育督导评估工作的现状考察与思考[J].上海教育评估研究,2016.

  [5]高敬.早期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内涵与评价[J].学前教育研究,2011(7).


扫描分享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