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教育督导 >  督导研究

督导案例 | 遵循学前教育规律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时间:2022-09-15 来源:首都教育督导
分享:

遵循学前教育规律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北京市房山区学前教育责任区责任督学

王希栓

我自2017年至今共担任了5所幼儿园的挂牌责任督学,负责园所的日常督导工作。我秉承“知责思为、担当有为”的理念,用“真诚、专业、担当”为园所发展贡献智慧。

  【案例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8年11月下发的《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实现幼有所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大民生工程,关系亿万儿童健康成长,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党和国家事业未来。”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资源迅速扩大、普及水平大幅提高、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北京市教委为了顺利实现“2020年建成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的发展目标,自2017年起又陆续采取了相关措施,房山区及时落实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要求,按一人负责五所左右幼儿园的标准配备责任督学,实现对于全区各类幼儿园挂牌督导全覆盖。走进园所后我发现,目前学前教育仍存在底子薄、欠账多的问题,依旧是整个教育体系的短板。主要表现为:政策保障体制不完善、监管体制机制不健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虐童事件依然存在、幼儿安全问题时有发生。我认为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对提升保教质量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案例描述】

  案例1:用“爱”给孩子一片温暖

  在一次督导工作中,我到一所幼儿园进入班级实地查看园所开展的保教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是否尊重幼儿人格?是否关爱幼儿发展?孩子们正在进行区域活动,显然没有注意到园长和我的到来,看到活动室里这和谐的氛围、孩子们专注地活动,我的心里非常高兴。

  来到故事分享区,我看到了班级老师正在对一名孩子进行故事分享后的点评交流,老师看到我们后本想停下来打招呼,我急忙示意她继续进行……“悦悦你在今天的故事分享互动中,思维不够敏捷,表达不够清晰,没有把故事的主要情节……”评价语言虽然客观,但是表扬与鼓励的力度明显不够,语气中还有责怪的成分。刚才还兴致勃勃的小悦悦突然安静下来,目光中带着祈求看着老师,老师并没有在意她的信息反馈。突然,张悦用颤抖的声音对老师说:“老师,我已经很努力了,我能得到一个笑脸贴吗?奶奶早晨告诉我,今天下午放学,妈妈来接我。”老师看着张悦,紧张而又惊奇,从悦悦的表情中能看出她多么希望得到一枚笑脸贴。我隐约感到老师此时有一种不知所措,也许是在思考教育方法,也许是在自责和愧疚。

  此时,我也陷入了沉思,孩子的要求是多么低,只是一个象征着表扬与鼓励的笑脸贴,为什么只有一个标准呢?对于张悦,只要这次与老师的互动比以前强,为什么不可以给她一个象征着表扬与鼓励的笑脸贴呢?想到这里,我毅然对教师进行暗示。教师接到我的暗示后立即答应了她的要求,和她约定说:“悦悦,这样吧,老师先‘预借’给你一个笑脸贴,你在下一次活动中努力表现,获得笑脸贴后再还给我。”张悦高兴得跳了起来……(本案例中幼儿姓名为化名)

  案例2:用“心”给孩子一生智慧

  在一次督导工作中,我需要到班级实地查看园所保教行为是否规范,教师组织的教育活动是否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师幼互动是否和谐。我在园长的陪同下来到了中(1)班。孩子们陆续进入区域开始活动,有的在剪纸,有的在画画,有的在做益智游戏,几个小男孩不约而同地玩起了拼插玩具。我俩悄悄地驻足在旁边进行细心的观察……雨博小朋友插了一会儿后,捧着他插的玩具来到老师旁边说:“老师,看看我插的机关枪。”老师笑了,我也不由自主地笑了。因为这支机关枪根本就不像,只有枪管,连个枪把手都没有,这竟然也叫机关枪!这时,文浩小朋友跑到老师身边说:“老师,你看我这个机关枪好不好?”老师一边点头一边转过头来对雨博说:“机关枪应该有把手,你看看文浩插得多好啊!”老师边说边帮他装上了两个把手。文浩高兴地走了,样子很得意,我也觉得老师做得很好,既肯定了文浩,又帮助了雨博。我正想着,突然看见雨博小朋友噘着小嘴无可奈何地转身离开了,他脸上那股快乐、专注的神情消失了,他回到座位后,几下就把枪把手拆掉了。看着雨博的表情,我感觉自己刚才有些失误,没能及时发现问题,也没有及时给予教师暗示与支持。我陷入了沉思……随着区域活动音乐的响起,我不由自主地离开了活动室。(本案例中幼儿姓名均为化名)

  【案例反思】

  (一)案例分析

  在案例1中,作为教师,往往对表现好、成绩优秀的幼儿情不自禁地流露出赞许的目光,而对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幼儿常常戴着有色眼镜进行观察,脸上时常会显出严厉甚至冷漠的表情。幼儿也会因为老师脸上的不同表情得到不同的心理暗示。赞许的目光会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逐步就养成了积极主动、敢于探索、乐于想象的良好品质;冷漠的表情往往会扼杀一个孩子向上的志气,将来就会逐步形成孤僻、内向、固执的性格。我对当天带班教师的教育智慧非常满意,并对教育效果进行了追踪。据当班教师介绍,悦悦从那天以后,在小组活动中比以前专心多了。在一周后的一次区域活动展示中,她用自己的表现赢得了一枚笑脸贴,她双手拿着笑脸贴,勇敢地站在老师面前,兴奋地说:“老师,还给你!”

  在案例2中,当老师看到雨博不悦的表情时,应该及时发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幼儿的思维没有得到认可,还被老师给予了中断式否定,是幼儿产生闷闷不乐情绪的主要原因。在孩子的世界里,也许这种没有把手的枪是一种新式武器,也可能这是他想象中的亮点。老师这次以成人的思维和认知去教育了孩子,制止了他的思维,限制了他的想象,还和其他孩子进行了比较,这样的策略和方法违背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在学前教育中属于大忌,应当及时摒弃。作为教师,不要过多地参与或干涉孩子的游戏,不要用成人固有的思维框架来限定孩子的创造,要做孩子真正的支持者、引导者;作为教师,光有激情与关爱是不行的,一定要站在孩子身后,细心观察、仔细研究、认真倾听才能走进孩子心灵,才能用真爱读懂孩子,才能根据个体差异实施科学的保育教育,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案例启示

  1 细心观察——用尊重支持幼儿想法

  教师对幼儿的尊重包含两个层面:平等、关怀是尊重的外在表现,接纳、支持是尊重的内在体现。《纲要》指出:要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幼儿身上都有着与众不同的优点和闪光点。教师在工作中应细心观察每一个幼儿,努力挖掘孩子的闪光点,善于欣赏幼儿的优点,在活动中多以榜样作用进行正面引导,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影响。对表现好、成绩优秀的幼儿我们教师要继续进行支持、鼓励;对于表现欠佳的孩子,教师应给予更多的关怀,在心理上真心接纳。每一个幼儿都存在个体差异,教师要正确对待孩子之间暂时的差异,要善待相互间有差异的每一个孩子,为他们搭建一个适宜的发展空间。用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句鼓励的话语,尽早唤醒他们的自尊和自信,幼儿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与发展。

  2 耐心引导——用真爱读懂孩子行为

  我们从事的不仅是一项不能推倒重来的培养工程,更是一项不能快进的陪伴工程。按照规律办事,显得格外重要。每个幼儿对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敏感性和探索精神,都有热爱生活的天性和学习创造的潜能。学前儿童不仅要在知识、智力上发展,更需要在情绪、情感上有所获得。他们现在的经历,与教师、家长的互动模式会记录到幼儿的头脑神经里,慢慢会产生对应的行为特点。孩子现在的习惯、情绪、情感、自我认知会直接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这种影响在成年之后几乎难以改变。

  正如《纲要》中所提到的:“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自主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达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我们要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分享他们体验、创造的快乐,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