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生实际获得 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实质性扩大 
北京市召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工作总结推进会

发布时间:2016-11-17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分享:

  北京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工作总结推进会顺利召开

 

  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作全市扩优改革项目工作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研究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北京市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分别代表四个项目组作工作总结

 

  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市昌平区黑山寨学校、北京市西城区五路通小学、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附属学校分别作大会典型发言

 

  11月16日下午,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市区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四个项目分别举办分论坛

 

  2016年11月16日,北京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工作总结推进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会议全面总结近三年来全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的工作成效,展示交流经验做法,动员部署下一阶段扩优改革工作。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市财政局、市外专局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市16个区的区教委主管主任、有关科室负责人、市、区两级教科研部门负责人、各有关高校主管领导、各项目中小学校长和中外教师、民办教育机构项目负责人4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通过专题短片、工作报告、项目总结和典型发言做了大会总结交流,全面总结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项目启动以来的成效和经验,并对下一阶段扩优改革项目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
  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巩固成果,持续推动,深化改革,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他对下一阶段深化扩优改革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办好首都义务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落实中央的有关战略部署要求,全面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任务,全面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和结构布局。二是问题导向,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推进义务教育供给侧改革,坚持有效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供给,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面改善农村教育相对较弱的局面。三是强化统筹,凝聚合力,持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强化资源统筹、部门协同、机制保障。
  11月16日下午,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市区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四个项目分别举办分论坛,450余名有关项目单位负责人和50余名外籍教师参加分论坛。调研组反馈调研及评估结果,布置项目下一阶段重点工作,36家项目单位通过现场访谈、中外教师同台分享、典型发言等多种形式交流了扩优改革项目实施进展和经验,受到各项目单位的欢迎。
  2014年以来,北京市基础教育在“把学生放在正中央”的理念指引下,强化政府统筹,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发力,综合施策,以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市区教科研部门支持中小学发展、民办教育机构参与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外籍教师参与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等四个项目为重要支撑,启动了基础教育供给侧改革。
  项目启动以来,26所高校, 21家市、区教科研部门,13家民办教育机构,支持全市230余所学校,市级投入资金近5亿元,近20万名学生直接受益。逐渐形成了以尊重发展需求为前提,以优化资源供给为根本途径,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以政策支持为有力保障,以学生实际获得为最终目标的优质资源整合新模式,推动优质资源实质性扩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70.6%的“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学校认为“学校品牌显著提升”。在教科研部门指导下,教师在教育理念、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方面提升最为明显。75%的民培项目校认为有必要继续合作。外教课堂的学生在英语口语、听力和词汇水平方面进步明显。扩优改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在项目调研中,88%的项目校对项目实施评价在“满意”以上,中央电视台等主要媒体对改革成效报道60余篇次。
  下一阶段,市教委将结合我市“十三五”教育规划,结合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意见的目标任务,特别是结合市委巡视整改措施的落实,持续深入做好扩优改革工作。进一步坚定改革信心,凝聚发展共识,适当扩大项目实施规模和覆盖面。进一步提升项目质量,加强整体规划,聚焦内涵发展的关键环节,切实提升优质资源配置的效益。进一步完善保障制度,修改完善并出台新的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成果宣传,发挥市级项目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树立和创建一批师生受益、家长满意和社会认可的新的学校品牌。
  

扫描分享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