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的通知
北京市各高等学校:
为推动高等学校生物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大学生对于生物学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院校间交流与合作,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特举办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本届竞赛由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农业大学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北京地区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生,参赛资格由所在学校确认,报名时须为在校生。
二、竞赛内容
竞赛分三项独立子竞赛:分别是“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实验设计竞赛”和“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奇思妙想竞赛”。每项子竞赛单独设奖,参赛选手可以任选竞赛(单项、两项或多项)参加。
“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实验设计竞赛”同时为“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赛道北京地区省赛。
三、参赛流程
(一)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
1.参赛形式:此竞赛单元为个人竞赛项目,无指导教师
2.竞赛时间:2024年 4月-5月
3.竞赛地点:各高校自主安排
4.竞赛内容:主要包括动物生物学及生理学、植物生物学及生理学、微生物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每套试题为50道单选题(由系统随机生成),作答时间为30分钟。
5.竞赛时间安排:
2024年3月15日-3月30日左右,学生通过“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网站”(简称“官网”,网址:http://bjbio.cau.edu.cn/)查询注册通知,根据通知完成在线注册报名。
2024年4月20日左右,通过市赛官网发布各高校竞赛时间安排;各校在规定的考试时间段内统一安排考场,组织、监督本校学生进行在线考试(学生需自带电脑并接入互联网)。
说明:竞赛时间具体安排将在2024年3月份通过官网发布第二轮通知,请留意相关信息,以免错过考试。
6.成绩统计:由考试系统进行评分和成绩排名,相同分数以作答时间短优先排名。
7.参赛限项:从2022年起,每位大学生在校期间最多只能参加二次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
8.评奖方式及奖项设置:
设“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知识竞赛奖”一、二、三等奖,排名前5%(不含)的学生获得一等奖;排名5%(含)-15%(不含)的学生获得二等奖;排名15%(含)-30%(含)的学生获得三等奖。获奖名单经竞赛组委会确认后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示后正式生效。
(二)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实验设计竞赛
1.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由1~2名指导老师和不超过5人的参赛学生组成,指导老师必须是参赛队所在学校的正式在编教师,每位老师当届指导的参赛队伍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支,且作为第一指导老师的只能有一支队伍。各校设领队1人,负责竞赛活动各项事宜。
2.参赛细则:
报名及材料提交需通过“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系统平台(网址:https://www.culsc.cn/#/),竞赛详细安排及规则说明见“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官网 “关于举办第九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的通知(网址:https://www.culsc.cn/#/everyone?id=237&types=1)。
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11月15日23点59分;(注:北京市报名截止时间以此为准)
研究综述和实验设计上传截止日期:2023年12月31日23点59分;
实验记录、论文、心得上传截止日期:2024年5月31日23点59分;
2024年6月,进行网络初评及北京市级决赛。决赛为现场答辩形式,最终形式及详细安排将于2024年6月初在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官网(http://bjbio.cau.edu.cn/)进行第二轮通知。
3. 评奖方式及奖项设置:
“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实验设计竞赛奖” 设(团体)一、二、三等奖。初赛阶段,根据方案的网络初评得分进行排序,排名前60% (不含) 且得分不低于60分的方案可获得市级竞赛奖励资格,获得市级竞赛奖励资格排名后50%的团队获得市级三等奖;获得市级竞赛奖励资格排名前50%(不含)的团队获得一、二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比例为2:3,具体获奖等级通过决赛结合网络初赛成绩综合评定。
决赛采取现场答辩形式,由“组委会”组织决赛评审团进行评议。每个团队5分钟左右方案介绍,决赛评审团根据方案设计的创新、创意、科学性以及现场答辩水平等对方案进行评分。参加决赛的各团队最终成绩=初赛成绩×50%+决赛成绩×50%,一、二等奖根据最终成绩排名进行排序。获奖名单经竞赛组委会确认后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示后正式生效。
4.特别说明:
北京地区参赛团队无需缴纳初赛报名费用,缴款凭证由竞赛组委会与国赛组委会沟通后统一上传。
(三)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奇思妙想竞赛
1.竞赛主题:将于2023年10月在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官网(http://bjbio.cau.edu.cn/)发布通知。
2.竞赛方式:分校级选拔赛,市级初赛、决赛进行。市级初赛为网络评审,决赛为现场答辩。
3.参赛队伍:每支参赛队伍由不超过2名指导老师和2~5人的参赛学生组成,指导老师必须是参赛队所在学校的正式在编教师,每位老师当届指导的参赛队伍数最多不能超过两支,且作为第一指导老师的只能有一支队伍。
4.竞赛赛程:
2023年11月-2024年5月,学生根据主题撰写方案,各校组织校级评选。
2024年5月,各校向组委会推荐参加市级初赛项目,进行网络审评;
2024年6月,市级决赛现场答辩。由“组委会”组织决赛评审团进行评议。详细通知将于2024年6月份在北京市竞赛官网(网址:bibio.cau.edu.cn)发布,请参赛同学留意。
5.评奖方式及奖项设置:
设“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奇思妙想竞赛奖”(团体)一、二、三等奖。根据网络评审平均得分进行排序,排名前60% (不含) 且得分不低于60分的方案可获得市级竞赛奖励资格,具体奖励等级评定方法为:获得市级奖励认证且排名前50%(不含)的团队可参加现场决赛答辩,最终成绩=初赛成绩×50%+决赛成绩×50%,一、二等奖根据最终成绩排名进行排序。一等奖和二等奖的获奖比例为2:3,获得市级竞赛奖励资格排名后50%的团队获得市级三等奖。
获奖名单经竞赛组委会确认后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公示后正式生效。
四、联系方式
(一)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竞赛秘书处设在中国农业大学,竞赛咨询邮箱:bj_bio@126.com ;电话:62732870。
(二)各校负责竞赛组织老师联系表
序号 |
学校 |
学院 |
姓名 |
电子邮箱 |
1 |
中国农业大学 |
生物学院 | 贾昊晨 | 62731344 |
2 | 北京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贺新强 | hexq@pku.edu.cn |
3 |
清华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魏香 | weixiang@mail.tsinghua.edu.cn |
4 |
北京科技大学 |
生物科学与工程系 | 宋青 | chingsong962005@sas.ustb.edu.cn |
5 |
北京师范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贾晓会 | xhjia@bnu.edu.cn |
6 |
北京林业大学 |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 李佳璟 | 1540189385@qq.com;62338056 |
7 |
中央民族大学 |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 张淑萍 | springzsp@sina.com |
8 |
首都师范大学 |
生命科学学院 | 唐文杰 | 6673@cnu.edu.cn |
9 |
北京工商大学 |
理学院 | 刘蕾 | liulei@btbu.edu.cn |
10 |
北京工业大学 |
环境与生命学部 | 贾润清 | runqingjia@bjut.edu.cn |
11 |
北京农学院 |
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 | 谷薇 | guwei529@126.com |
12 |
北京城市学院 |
生物学部 | 王雪涵 | 18610776610@163.com |
13 |
北京理工大学 |
生命学院 | 全贞贞 | qzzbit2015@bit.edu.cn |
14 |
北京联合大学 |
生物化学工程学院 | 赵有玺 | zhaoyouxi@buu.edu.cn |
15 |
北京化工大学 |
生命学院 | 郭冕桐 | 80106404 |
16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 | 孙磊 | sun_lei@buaa.edu.cn |
以上关于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的安排或细则如有变更,将在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官网(http://bjbio.cau.edu.cn/)进行通知,竞赛以最新通知为准,竞赛组委会负责解释说明。
北京市大学生生物学竞赛组委会
2023年9月11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