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方案
2023年将组织开展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
此次竞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中国传媒大学承办。比赛方案如下:
一、参赛对象
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的参赛对象为北京地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鼓励不同学科专业学生跨学科、跨专业报名参赛。
二、大赛内容
(一)参赛作品类别
本届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采用自由选题创作的方式,新增生成式AI赛道。只接受原创作品,不接收商业作品。作品形式包括以下五类:
1. 动画类:
动画故事短片,时长为2至15分钟。
2. 漫画(插画)类:
以漫画的形式表现完整的故事,或以单幅画面表现明确的主题(包括CG静帧、手绘插画等)。
3. 互动作品类:
网络互动作品(包括网站设计、电子杂志、互动广告、Flash游戏和手机界面设计等)、互动游戏作品(电脑游戏、手机游戏等)和互动装置作品等。
4. 视觉特效类:
数字合成短片和影视包装片等。
5. 生成式AI类:
赛道宗旨:AI只是工具,创新不可或缺。
所有依托AI生成内容进行创新性加工的作品均属于此类。
(二)作品格式要求
1.动画类、视觉特效类作品格式采用MP4或MOV格式。作品分辨率不得小于1280×720像素,并尽量采用低压缩或无损压缩方式。
2.漫画类作品所递交的电子稿为JPG格式,且画面尺寸不低于标准A4尺寸,可以是彩色或黑白稿件,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3.网络互动作品是依托于互联网或者手机移动网,具有一定表现主题的互动艺术作品。参赛者需提交完整的网络互动作品以及完整的演示视频(3分钟以内),以及作品说明文档,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4.互动游戏作品的游戏类型、游戏平台和游戏大小均无限制。参赛者需提交互动作品、3至5张游戏截图(jpg格式)、游戏演示视频(3分钟以内),以及作品说明文档(包括游戏使用平台、软件、操作方法),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5.互动装置作品是基于电子设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包括计算机,手机,电子与自动控制等),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强调人机间或人人间产生互动的,能使观众参与、交流,甚至“融入其中”的装置艺术作品。参赛者需提交3至5张作品照片(jpg格式)、作品演示视频(3分钟以内),以及作品说明文档(包括使用平台、软件、操作方法),以上内容缺一不可。
6.生成式AI类作品是基于算法、模型、规则生成的动画、漫画/插画、互动作品或视觉特效,然后进行创新性加工的原创作品。参赛者需提交作品成果,并提交作品制作的工程文件,或作者与 AI 共创过程的视频记录(剪辑至1分钟内、分辨率1920*1080、横屏)。
7.请保证提交的文件能够在播放设备上正常运行,如有特殊的播放要求,请在参赛表备注栏中写明。
8.参赛者在递交作品电子稿前,应该确保文件没有任何电脑病毒,对任何有病毒感染的作品组委会将一概不作评比。
三、奖项设置
(一)作品奖项
1.动画类
一等奖(约为动画类参赛作品总数的10%),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约为动画类参赛作品总数的20%),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约为动画类参赛作品总数的30%),颁发获奖证书。
2.漫画/插画类
一等奖(约为漫画/插画类参赛作品总数的10%),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约为漫画/插画类参赛作品总数的20%),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约为漫画/插画类参赛作品总数的30%),颁发获奖证书。
3.互动作品类
一等奖(约为互动作品类参赛作品总数的10%),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约为互动作品类参赛作品总数的20%),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约为互动作品类参赛作品总数的30%,颁发获奖证书。
4.视觉特效类
一等奖(约为视觉特效类参赛作品总数的10%),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约为视觉特效类参赛作品总数的20%),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约为视觉特效类参赛作品总数的30%),颁发获奖证书。
5.生成式AI类
一等奖(约为生成式AI类参赛作品总数的10%),颁发获奖证书。
二等奖(约为生成式AI类参赛作品总数的20%),颁发获奖证书。
三等奖(约为生成式AI类参赛作品总数的30%),颁发获奖证书。
(二)优秀组织奖
表彰在竞赛组织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高校,颁发获奖证书。
(三)优秀指导教师奖
表彰在指导学生创作中突出的教师,颁发获奖证书。
根据公平公正、宁缺毋滥的评审原则,本赛事最终实际奖项数量将由本大赛评委会审定。
四、参赛作品要求
(一)参赛作品应是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期间完成的,其中包括普通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创作的作品(含当年离校毕业生的毕业作品)。
(二)已参加往届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的作品,不能参加本届竞赛。
(三)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高职高专学生均可报名参赛。参赛作品以个人名义或团队名义参赛均可,但同一作者最多只能选送两部作品。已发表的作品可以参加本次比赛,应在报名表备注中注明。
(四)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作品,所有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合法拥有者,具有完整著作版权,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集体创作作品参赛需征得主创人员的同意。参赛作品所涉及的画面、声音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授权书。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五、评审
本届竞赛分初评和终评进行,初评选出入围作品,终评阶段评出一、二、三等奖。评审团由国内动画、数字艺术和互动娱乐领域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业界资深人士等组成。评审过程将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则。专家将根据作品的原创性、艺术水平、制作水准等进行评判。
六、参赛报名与作品投递
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将采取严格的作品递交流程,以保证所有作品严格分类、严谨评选。所有参赛者应仔细阅读本次大赛递交办法,正确递交参赛作品,以避免出现错误,耽误作品的评比。
(一)参加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的评比无需提交报名费。
(二)由学校统一组织参赛作品投递,需填写《报名汇总表》(见附件1)、《参赛作品著作权许可授权书》(见附件2),填写内容务必真实有效。组委会将依据报名汇总表的相关信息通知获奖作者领取获奖证书,请参赛者务必准确填写报名信息,如因信息填写不正确、不完整造成的相关后果组委会不承担责任。
(三)请将参赛作品、报名汇总表电子版(附件1)、参赛作品著作权许可授权书(附件2)及相关材料以非压缩文件夹形式(文件夹名称为“2023动漫竞赛+学校”)上传至百度云盘,于9月10日前发送网盘永久有效链接至组委会邮箱:anidigi2018@163.com。
(五)为避免在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评审过程中遗漏优秀作品,本次竞赛鼓励各高校对内容积极健康、传播正能量、艺术性强的优质作品做重点推荐。由各高校自行从学校报送的所有类别参赛作品中选出重点推荐作品, 重点推荐作品不得超过总作品的10%,并在《报名汇总表》(附件1)中写明推荐理由。重点推荐将在作品评审中作为参考。
(六)各高校按照竞赛章程与参赛办法积极组织学生参赛,以各参赛学校为单位统一将参赛作品链接发送至竞赛组委会。
联系人:徐老师、丘老师
联系电话:010-65779279
联系邮箱:anidigi2018@163.com
竞赛QQ群:617323785(各参赛高校负责报名的老师加群,加群请备注高校名称+负责人姓名)
七、说明
(一)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组委会不接受依法禁止出版、传播或者含有下列内容之一的作品:
1.反对法律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2.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3.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
4.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
(二)关于剽窃、抄袭
1.剽窃、抄袭是指未经原作者同意,把他人的作品原封不动或改头换面之后据为己有的行为。
2.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组委会对有剽窃、抄袭行为的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剽窃、抄袭作品参加评比的资格。组委会对此类侵权行为不承担法律责任,侵权的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3.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组委会在司法部门或著作权人要求其提供侵权人背景资料的情况下,负有提供该侵权人背景资料的协助义务。
4.向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组委会投稿的作者视为同意组委会就前款情况采取的相应措施。组委会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取消参赛资格等相应措施后,不为此向投稿者承担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
以上内容最终解释权归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组委会所有。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有抵触之处,以法律法规为准。
附件:
1、2023年第十届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参赛作品报名汇总表.
北京市大学生动漫设计竞赛组委会
2023年7月17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