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支援合作处 > 援助项目 > 民族团结交流活动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有特色开展“民族一家亲”活动

发布时间:2014-11-05    来源: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处
分享: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自2002年开始受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委的委托招收西藏学生,目前有74名西藏学生在校就读。学校全面关注学生的成长,提供多种机会和形式丰富他们在北京就读期间的学习生活。“民族一家亲”活动是学校西藏学生教育工作的一项特色活动,共分学校、教师、汉族学生三个层面开展。 
  一、学校
  (一)尊重民俗文化节日
  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是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内容。对于十几岁的青年学生,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另一方面更要理解、尊重。每年的藏历年,学校都要在校园餐厅为学生们组织庆祝活动,学生们穿上色彩鲜艳的民族服装,亲自动手制作他们的民族食品,学校领导代表全校师生送上最真挚的祝福并与他们一起庆祝新年的到来,学校还专门组织他们收看西藏电视台的春节晚会……能歌善舞是他们的天赋,这其中也不乏佼佼者。2006届的久米同学、2012届的桑杰次旺同学等在学校文化节比赛中脱颖而出,他们的歌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称赞。学校为孩子们创造机会,搭建平台,他们多次代表学校参加各种演出和比赛。通过演唱和舞蹈使这些牧民的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二)三级导师制
  八十中为了使西藏学生能更快、更多地理解其他民族、融入到学校整体环境中,采取了插班制的学习方式,并建立三级导师制来帮助藏族学生。学生所在散插班的班主任,负责在班级日常学习生活中对藏族学生的帮助;藏族学生班主任,负责全面关注学生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包括节假日);去年11月,经过师生双向选择为高一33名藏族学生配备22德育导师。德育导师不仅在文化知识的学习上帮助学生,而且在生活上帮助学生。
  二、教师
  学校的很多老师响应学校的号召,积极配合学校的民族教育工作,在周末或节假日的时候把藏族孩子带回自己家,让孩子放松身心,感受老师对西藏学生的关爱。如德育导师刘颖男老师在2011年春天带着自己的学生与家人一起踏青,感受北京春天的美丽;于静老师2012年农历新年把班中没有回西藏过年的向秋旺姆接回自己家过年,与孩子一起吃年夜饭,带孩子逛庙会。通过活动,孩子感受到了北京家庭的日常生活,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增加了对学校的感情。
  三、汉族学生
  在班级开展“手拉手”一帮一结对活动,使藏族学生尽快适应首都学校学习和生活。在此基础上,在汉族结对学生中招募志愿者,利用周末、节假日(如元旦、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和少数民族节假日(如藏历年)接待藏族学生去家里做客,目标是为每个西藏学生在北京找个家。目前,已有32个家庭成为志愿者家庭。
  (一)颁布招募条件
  1.接待家庭需是具有本市户口的汉族家庭,家庭子女需在本校就读高中,家庭住所距学校距离适宜。
  2.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致力于民族团结工作、富有爱心,自愿参加本次活动并服从学校的统一安排,家长支持其学生参加活动,关心关爱少数民族同学的成长。
  (二)规范招募程序
  1.志愿参加“民族一家亲”活动的学生向学校提出接待申请。
  2.学校根据汉族学生及家庭接待能力和条件,确定结对学生及接待家庭。
  3.学校对确定的接待家庭及结对学生进行活动前培训。
  4.学校分别与选定的接待家庭和结对学生签订活动协议。
  5.接待家庭在学校的指导下,根据接待家庭自身条件制定家庭接待活动方案,家庭接待活动方案确定后分别由学校、接待家庭、结对学生留存。
  6.根据家庭接待活动方案的安排,接待家庭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将藏族学生从学校接到家庭参加活动,活动结束后按规定时间将藏族学生送回学校。接待家庭对接待活动要有活动记录,活动结束后交学校留存。
  (三)确定多样化的活动内容
  包括在北京学生家庭用餐、住宿及户外文化体育等活动,了解北京历史民俗文化,使藏族学生感受到接待家庭的热情好客、家庭生活的温暖。如2013年“5.1”节期间,高二6班卓玛曲宗到接待家庭倪乐同学家过节;2014年清明节小假期,高三13班慈桑卓嘎到接待家庭祁玉同学家过节。接待家庭用自己的真诚和热情让藏族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使藏族孩子真正放下了思想负担。这些活动,使接待家庭和汉族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党的民族政策,也使藏族学生真正走进了汉族学生的家庭和汉族学生的日常生活。
  2013年11月19日,学校隆重召开了西藏学生教育总结大会,对11个汉藏民族一家亲家庭、62个德育导师和表现突出的藏族学生进行了表彰。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