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8月,一支教育援藏团队进驻了拉萨实验小学。这是10几位来自北京的援藏老师,既有行政干部也有一线教师。在援藏校长王笑晖的带领下,这支援藏团在拉萨实验小学开始了“深耕”。在这里,支教团坚守援藏初心,拧成一股绳,搏尽每一份力,学校的变化也在慢慢地发生……
不叫苦不叫累
坚守教育援藏初心
拉萨实验小学教育援藏团队由4名来自海淀区的行政干部和11名来自北京市其他区县的一线老师组成。最初,15名成员之间彼此不熟悉,又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完成教育援藏的艰巨使命,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抵藏后的初次团建会,开启了老师们之间的“破冰之旅”。会上,大家通过“超级名片”的形式进行自我介绍和互相了解。援藏的初心和教育的情怀,让他们一下子拉近了距离。
其中,4名行政干部均来自海淀区,他们分别是拉萨市实验小学校长王笑晖(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副校长、工会主席)、拉萨实验小学副校长庞盛(海淀区五一小学教学处艺体主任)、拉萨市实验小学东城校区教务主任卢欣宇(海淀区五一小学党办副主任)和拉萨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区德育主任苑毅楠(海淀区图强二小德育主任)。刚到西藏,老师们普遍遇到高原反应和身体不适,但都咬牙扛了下来。不到五个月的时间,王笑晖瘦了20斤,多数老师也都消瘦了许多,脸上泛起了“高原红”……
来到学校后,每位中层干部都变身身兼多职的“多面手”。除了任德育主任以外,苑毅楠还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担任三年级一个班的教学工作。因为不是专业出身,加之教材版本不同,这是一个很大的调整。但他很快调整状态,就连每晚跟家里的视频电话,除了报平安,就是向身为数学老师的爱人请教如何更好地教学。这一个话题,一聊就是一个学期。
身为东城校区教务主任,卢欣宇不仅要主抓东城校区的数学教学工作,还要牵头学籍管理、学生资助等诸多工作。但当学校需要时,他还是毅然承担了三年级一个班、每周14节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不耽误授课任务,也不落下数学听课的工作,卢欣宇把全校数学教师的课表收集整理,把每天的空课标出来,安排听课工作。第一学期共深入课堂听课34节,重点走进四名年轻教师的课堂进行听课并指导,每月还组织两次数学教学工作的常规检查。而这,只是他繁忙工作中的一部分。
不止中层干部,每一位援藏教师都可谓超负荷工作。“两个班主科教学,外加班主任工作,每位老师的周课时数都在20节以上,有的老师课时数甚至达到了28节之多,这样的工作量在平原地区都是超负荷的,何况在海拔3600米的高原。”王笑晖校长介绍说。可就是这样,所有的老师都欣然接受,与当地教师共同奋战在一线,无怨无悔,坚守岗位。
充分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变“输血”为“造血”
来到西藏,王笑晖校长尤为关注教师队伍建设、教研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等,如何更好地发挥支教老师的辐射引领作用、如何有效帮助本地老师提升,是她一直在思考的。“虽然支教老师们工作量都很大,但全都要带队伍、带徒弟。”
支教团队中,有一对夫妻教师,他们是丰台区长安新城小学的白柘和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丰台分校的王海涛。得到了家中80岁父母的支持,他们一起来到了拉萨。白柘担任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课堂上在抓好双基的同时,她利用各种方法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他们都很注意团结当地老师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业务方面和当地老师结对师徒关系,从备课到授课以及教育教学各方面给予帮助,开展教研和听课评课活动,帮助身边的年轻人成长。王海涛老师也担任了一年级数学教学任务和班主任工作。
来自北京昌平区长陵学校的应雪花老师以英语援藏教师的身份被分配到校,但因为学校的特殊需求,在第一学期担任了语文教学工作。第二学期,又被调换到英语教师岗。现在,每周英语老师们都很期待英语教研,因为可以听到应老师的讲座、现场课和课后评价。每次,她都会认真分享自己的备课思路和上课资源。
就这样,通过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支教团的每位老师都深知,支教团肩负的使命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变“输血”为“造血”,将北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到拉萨,并将其留在拉萨。
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学习自主性下降呢?在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之后,卢欣宇开始思考更加深入的问题,他最想做的事,就是逐步改变课堂的授课模式。
他希望可以将北京已经推行多年的“变教师主导课堂为学生主导课堂”的数学教学模式引入到当地的课堂教学中。新模式的引用,不能脱离当地的实际情况,需要逐步推行,循序渐进。
接下来,他特意组织了一次“同课异构”的研究课活动。请两位老师“背靠背”备课,老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准备,青年教师则在卢欣宇的指导下,尝试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时间。两种不同的授课方式同上一个内容,最终,通过课堂上的练习反馈,学生自主探究后达到的学习效果十分喜人。课后,老师们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跃跃欲试。
看到老师们信心倍增,卢欣宇也倍感欣慰。下一步,他计划组织数学教师进行一系列的专题培训或讲座,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方法分享给老师们,如:如何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如何在教学中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等。
既“送进来”也“走出去”
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留下
2019年,拉萨实验小学教育援藏团队进驻一段时间后,发现学校需要教学理念的引领,于是就邀请了石油附小骨干老师到拉萨市送课。拉萨市城关区所属小学的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与了培训。来自石油附小的骨干教师以前沿的教育理念、精彩的课堂设计,呈现了优质的示范课,老师们听罢,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转变当地教师的教育观念,不仅要“送进来”,也有必要“走出去”。在北京援藏指挥部、海淀区教委、拉萨市、区教育部门和拉萨实验小学的鼎力支持下,2019年12月20日~27日,王笑晖校长、卢欣宇主任带领拉萨市实验小学17名教师一起回到了北京。这是一次西藏老师们的研学之旅,他们分别走进了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海淀区图强二小、海淀区五一小学等六所学校,六所学校都安排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全方位的课堂教学的观摩以及各学校的办学理念的介绍,学校社团、校园文化等参观活动,旨在让拉萨的老师感受北京教育的课程化、校本化、多元化。
参观学习中,拉萨市实验小学数学老师巴桑卓玛说:“在这堂课上,学生真的起到一个主体的作用。我感触很深,回去以后,我也要把我的数学课完全地交给学生,我也要起一个引导的作用,让孩子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在这场特殊的学习教研中,拉萨的老师们亲身体会和感受这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把所学所感带回到拉萨的课堂上,让那里的同学们真正受益。
作为京藏两地学生交流项目的启动,拉萨市实验小学三年级4班学生先给北京市石油附属小学三年级3班友谊班的同学们写了信,石油附小的学生很快写了回信,拉萨的同学分享了来信,马上又用文字和视频的方式和北京朋友对话。今年六一,拉萨市实验小学学生与石油附小、五一小学、图强二小的学生开展“云上书香 心手相连”为主题的联系活动,同学们以书会友,云上联欢,在疫情期间度过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儿童节。
“通过京藏交流项目,我们希望为拉萨的学生搭建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进理解与友谊,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王笑晖校长说。
教师心声
王笑晖(拉萨市实验小学校长):支教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我把这三年援藏看作三年的军旅生活,这是我一生中重要的一段时期。通过援藏让自己身心得到净化,期待把北京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学方式方法带到拉萨。一年来,看到当地老师的敬业、质朴,在高海拔地区坚守教育,让我也非常感动,从他们身上也学到了很多。三年援藏路,一生援藏情,在未来的两年中,我愿跟他们并肩战斗,为拉萨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卢欣宇(拉萨市实验小学东城校区教务主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能在这短短的两年里,将自己一点点浅薄的知识与经验,分享给西藏的老师们,让孩子们爱上数学,让变化缓慢地发生,这样才不负自己教育者的身份,不负这高原美丽的蓝天白云。
苑毅楠(拉萨市实验小学本部校区德育主任):从现实生活的角度看,这里是一个难以忍受的地方;从精神境界的角度看,这里又是一个神秘圣洁的地方。我坚信人生能有一段这样的经历,师者更加崇高,凡者不再平凡。
应雪花(拉萨市实验小学英语教师):遇见这里纯朴可爱的孩子们,回眸他们脸上泛起的高原红,再次莫名地触碰到我内心深处的援藏初心。这就是援藏之初,我心中的拉萨、想象中的学校、准备投以全部爱的孩子们,这就是我想为之奉献的地方。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