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首页 > 支援合作处 > 工作信息 > 风采展示

回中三中同携手,倾洒锦山支教情——记北京市回民中学文永利副校长在锦山三中支教

发布时间:2019-07-12    来源:对口支援与区域合作处
分享:
  因为遇见,所以更美!
  2019年5月30日——2019年7月12日,北京回民学校文永利同志在喀喇沁旗锦山第三中学,圆满地完成了支教任务。
  
  喀喇沁旗教育局任命文永利同志为锦山第三中学副校长,主要负责学校德育工作,帮助指导物理学科教学。 
  
  来到锦山三中的第一天,文永利校长很快进入了角色投入工作,与锦山三中领导班子,教育管理部成员举行了座谈会。熟悉校园环境,深入到班级、宿舍,餐厅、食堂了解情况,迅速融入到了三中这个新的集体。
  
  文永利校长全程参与日常管理,每天和三中德育校长及教育管理部的老师们一起,全程参与学生日常的晨读检查、课间操、升旗等活动。
  
  在迎接建党98周年之际,参与了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党总支的领导下,参与策划制定“锦山三中参加喀喇沁旗‘不忘初心跟党走,融合党建谱新篇’主题党日活动暨师生爱党爱国主题教育活动方案”,并全程参与主题活动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文永利校长参加党总支组织的“探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来到革命烈士高桥同志战斗过的革命老区砬子沟,重温入党誓词,上党课,接受思想的洗礼,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除了自己受到教育,还通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将这种精神传承给了下一代。
  
  
  与校领导一起对三中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讨,对存在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方案。还参与研讨制定《锦山三中预防未成年学生违法犯罪工作责任书》。
  
  在进行扫黑除恶风险点排查时,跟德育处干部一起研究学生情况,协助德育处领导跟学生及学生家长谈话,累计为问题学生做心理辅导6人次,问题学生及家长谈心谈话20多人次。充分利用自己在学生教育工作方面的特长和经验,为三中的学生教育工作做出不懈的努力。
  
  
  深入到扶贫村新丘村,走遍每一户贫困家庭,了解情况,积极出谋划策,鼓励贫困家庭积极面对生活,抓住机遇早日脱贫。
  
  
  全程参与了组织初二年级会考、初三年级中考外出考试的送考,与三中干部、教师一起顺利完成了会考、中考的安全保障任务。
  
  在充分观察、调研的基础上为三中学校德育管理把脉,参与讨论策划了三中学生教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要求的制定。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如何搭建德育工作的平台,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做了《赋能学校德育,共创正向成长路》的讲座,结合回民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和学生教育的情况,进行了经验分享,特别是对于如何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加强正向引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做了深入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分享。
  
  出主意,想办法,真指导。在文永利校长的指导下,我校开展的初三毕业“热爱祖国,感谢师恩”主题升旗仪式受到老师学生的好评。
  
  参加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和红十字会会员代表大会。
  
  深入课堂听课,每周都要听1-2节课,课下跟老师交流,结合三中的情况,将北京西城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要求跟老师交流分享。
  
  积极参加物理教研活动,根据赤峰市中考要求,结合北京市中考试题的特点,对中考实验题的类型、难度、特点以及解题方法进行了分享,充分利用自己的物理教学特长,毫不保留地跟老师们充分交流。
  
  上物理示范课,指导教学。
  
  与初三年级物理老师进行中考试题研究,搜集整理出2019年北京市14个区县的一模、二模物理试卷,就试题的特点、难度及跟赤峰市中考试题的关联度做了分析、交流、分享,给初三备战中考的老师们带来了参考。
  
  结合三中的实际情况,把北京已经实施了7年的综合素质评价给大家进行了讲解,做了《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解析》讲座,同时也对大家的疑问进行了相关的解答,并跟三中德育处领导、老师一起研讨,锦山三中如何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下一个学期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做好了准备。
  
  和老师一起参加节目的排练和审查。
  
  30个工作日的支教工作虽然很短暂,但文永利同志遵守三中工作纪律、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支教工作的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让三中的领导教师感动。上班不迟到、不早退,始终保持以最好的心态去工作,总以最好的精神风貌全身心投入到三中的教育教学中,文永利校长充分发挥了首都教师教育教学的辐射作用,圆满完成了支教任务。
  
  文永利校长的支教工作即将结束,相信他与塞外小城的锦山三中已经结下不解之缘,也为相距千里的锦山第三中学和北京回民学校架起友谊的桥梁。
  两所学校相互支教交流的过程中,不仅推动了教育教学发展,结下深厚的友谊,还让三中师生看到更远的风景,有了更高的追求!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