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业大学疫情防控中的“银发力量”:三位“退休楼长”的故事

发表日期:2022-06-15 来源:北方工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分享:

  为更好地做好家属区疫情防控工作,北方工业大学注重群策群力,在每栋楼选出1至2名有爱心有热心有责任心,并且熟悉小区情况的志愿者作为楼长。楼长们凭借他们地熟、人熟、情况熟的优势,在战“疫”一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桥梁纽带作用。今天,让我们走近三位“退休楼长”志愿者,了解她们的故事。

  “我在北方工大工作和生活了四十多年,我真心热爱这个学校,愿意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贡献‘银发’力量”

  ——朱惠建

朱惠建.jpeg

  接到学校微信群里第二天做核酸的通知,朱惠建老师拿起手机,第一时间转发到了本楼居民群里,然后耐心地等待大家的回复,每回复一个人,她就在名单后面画个勾。每次做核酸检测前,她都会到每个单元的楼下喊一声,“我嗓门大,大家听得见”,朱老师笑着说。每次距离核酸检测结束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她还会再到群里提醒一下还没做核酸的居民,如果没有收到回复,她就到家里敲门确认。

  朱惠建老师是学校家属区10号楼的楼长志愿者。当初,疫情防控家属区工作组询问朱老师能否担任楼长时,她没有丝毫犹豫,爽快地答应了。

  做好“楼长”,首先要建好楼宇微信群,这是做好信息交流的首要。朱惠建负责的10号楼有4个单元40户人家,要将每户至少1个人拉进交流群并不容易,特别是楼中老年人居多,还有人不太会用手机。但这难不倒朱老师,她发微信、敲楼门、打电话,从一楼到五楼爬上爬下,挨家挨户确认沟通。有的住户家里白天没人,她就细心关注,晚上只要住户家里的灯亮了,她就立马上门沟通。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微信群就顺利建立起来,各种消息的上传下达立刻顺畅了起来。“每次发消息别人回复了,我都会在群里说一声谢谢,这是相互尊重,也是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朱老师说。

  朱老师每天的工作很琐碎,她要把通知发到群里,要在各个单元之间跑上跑下,还要协助其他志愿者完成楼道消毒等各种日常工作。毕竟已经是70岁的人了,又有高血压、高血糖等老年人常见的基础病,每次在楼里的几个单元走一圈,朱老师都会感到腰酸背痛,累了,倚着楼梯栏杆歇口气,渴了,拧开自带的杯子喝几口水。她说:“我是党员,已经46年党龄了,我还是退伍军人,疫情防控的时候,群众在看着,党员就应该冲在前面,不管多大年龄。”

  采访的过程中,朱老师的手机响个不停,这是楼里的居民的各种信息和电话,“有需要帮忙的随时找我”朱老师说,“这是我答应大伙儿的,说到就要做到!”

  “我是学校的毕业生,北方工大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为‘家’干点儿活,我心甘情愿”

  ——孙素杰

孙素杰.jpeg

  “让我当楼长,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可以在疫情防控中为学校、为居民做点儿事。忐忑的是怕没有经验做不好工作,辜负了组织和居民的信任。”

  说起楼长的工作,孙素杰老师显得特别的谦虚。其实,担任楼长,已经不是孙老师第一次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从2020年初开始,学校和社区的大事小情她都主动参与。学校设立临时售菜点,她积极参加轮流值班,不管刮风下雨,都按时到达现场维持秩序;社区卡口值班,她主动要求参加;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现场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

  家属区14号楼一共有45户。“我觉得楼长就是一栋楼的‘管家’,45户的大事小情都要管起来,同时我还是‘信息员’,要做好上传下达,是‘宣传员’,要把上级和学校的工作向居民们解释清楚”,孙老师说起自己的工作来,头头是道。

  当了楼长后,她手机24小时不关机,白天不离身,晚上放枕边。有的老年人不会使用微信,孙老师就登门手把手服务,一遍不行就讲两遍,两遍不行就讲三遍,直到他们掌握为止。对于年龄偏大的老人和在群里“反应迟缓”的住户,她都单独私信提醒,单独打电话。对群里住户的各种提问,她基本做到秒应秒回、耐心解答。

  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学校对家属区和教学区实施了临时物理隔离。孙老师第一时间将通知转发到了楼宇微信群,并通过多种途径做了解释和说明工作,争取居民的理解支持。她还将隔离后家属区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及时向服务中心和后勤基建处做了转述,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大家的各种困难。

  “我是学校的毕业生,北方工大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为‘家’干点儿活,我心甘情愿”,孙老师的话语中,透露出她对学校的深厚感情。

  “楼长是学校与居民之间的纽带,做好楼长工作为学校的疫情防控出一份微薄之力,我感到很荣幸和自豪”

  ——袁 玲

袁 玲.jpeg

  “袁楼长,我腿脚不好,没法下楼,能和学校说一声上楼做核酸吗?”

  “袁玲,我的健康宝弹窗了,这可咋办啊?”

  “小袁,快过来搭把手,帮我看一会孩子,我抽空去做个核酸。”

  66岁的退休教师袁玲自从打上楼长志愿者后,比以前更忙了。

  健康宝弹窗不知道如何处置的,找袁老师,她马上联系居委会管理人员,共同帮助解决;学校核酸检测时间在家看护孙儿走不开的,联系袁老师,她帮忙照看;行动不便无法下楼做核酸的,找袁老师,她马上将情况报给学校防控办,联系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居家观察人员无法下楼买饭,她从食堂把饭买回来,送到门口。

  因为袁老师的热心和周到细致的工作,楼里居民亲切地称呼她“袁楼长”。

  “担任楼长后,必须24小时开机,把微信免打扰设置取消了,手机要随身带着不离手,微信群有消息要第一时间回信。”

  13号楼共4个单元,56户常住居民。接到学校要求建群的通知后,她就开始忙活起来。是微信好友的,直接拉到群里,并私信告知为什么建群;不是微信好友的,打电话说明情况,并申请加好友;在每个楼门口张贴群二维码,动员大家加入到群中。

  为了更好摸清本楼住户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她和另外一位退休楼长志愿者韩桂兰一起,利用晚上和周末住户家里有人的时间,一户户敲门,一户户核实人员信息。

  “袁楼长”不仅是居民的“生活好帮手”,还是大家的“生活好朋友”。居民愿意和她聊微信、通电话、诉家常,“有的住户和居民我们原来并不认识,现在因疫情也未曾见面,但在微信和电话中,我们加深了理解,成了好朋友”,袁老师说起这话来一脸的自豪和幸福感。

  校园实施封闭管理后,袁老师的工作更忙碌了,做核酸,发通知,解疑惑,劝散聚集活动……一大堆的工作还等在等着她。

  “我虽然不是党员,但享受着党带给我的美好生活,在有需要的时候,我也会冲上去。”

  余热未散尽,老骥不偷闲

  退休不褪色,抗疫走在前

  退休教师们

  为守护校园平安

  抗击疫情贡献着“银发力量”

  向他们致敬

  (北方工业大学离退休工作处供稿)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