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归档
bw_nheader20230509.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专题专栏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特色亮点

【北京晚报】:《北京依托社会大课堂构建实践育人体系 社会大课堂已成首都教育金名片》

时间:2019-06-21   来源:北京晚报
  “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的内容是如何制作‘金蝉脱壳’。”6月1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金工”课程在燕山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展开。
  当天,这里还举办了由北京市教委主办、燕山教委承办的2019年北京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区校行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积极构建实践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据悉,北京市教委等12个部门于2008年启动了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大课堂工作,目前市区两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数量达1300余家,每学期能够提供2000多个市级社会大课堂活动课程。
  实践基地
  每年迎1.1万次学生
  “金蝉脱壳由几部分组成?用什么方法可以提高蝉壳的制作效率和质量呢?我们一会来一起动手做一下。”这是燕山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开展的一节“金工”课。上课的学生来自于燕山前进中学,授课老师则是实践基地的隗策老师。
  “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多彩,智力环不仅锻炼学生的手指筋骨,同时开发逻辑思维能力,是有益启发智力的活动。金工是现代制造工艺,现代与传统的碰撞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体验。”隗策老师介绍说。
  金工课只是众多实践课程之一,当天来实践基地学习的学生们参加了烹饪、种植、采摘、农作物加工、泥塑、剪纸等等课程,游玩中收获了课堂以外的知识。
  据介绍,燕山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2013年正式挂牌成立,是燕山中小学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实践基地的课程主体结构由三大领域、六个模块构成,纵向分别为自然领域课程、社会领域课程和生活领域课程;横向分别为劳动技术、科技创新、农事劳动、传统文化、生命拓展和主题教育。涵盖了烹饪、面点、国画、陶艺、金工、机器人、茶艺、扎染、木工、养殖、种植、采摘、农作物加工、定向穿越、野外生存等等课程。
  目前,基地已经成为燕山地区和全市中小学生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接待中小学生1.1万多人次。
  燕山教委
  打造“实践+”动力系统
  燕山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近年来,燕山教委陆续出台了《燕山中小学素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方案》、《燕山教委关于深入推进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课程建设方案》等一系列文件,从顶层设计入手,统筹规划布局。
  针对燕山地区小而精、小而全的特点,燕山教委打造“实践+”动力系统,即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
  为满足燕山中小学生对实践活动需求的日益增长,燕山教委拓展实践资源平台,适度聚合家、校、社、企四元力量,逐步形成了以燕山中小学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为核心,多个资源单位为补充的“雁阵”资源供给模式。
  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燕山教委在年初已经成立了燕山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拟出台《关于深化推进中小学劳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等文件,通过实践、实证、实效,逐步形成燕山中小学劳动教育模式。希望通过一系列努力,做到离学生实际生活更近一点、离学生实际需求更近一点、离学生实际获得更近一点,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全市范围
  每学期提供2000多个大课堂活动
  据介绍,一直以来,北京市教委都高度重视实践育人,于2008年启动了社会大课堂建设工作,发挥首都资源优势,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中小学生实践育人工作机制。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北京市区两级社会大课堂资源单位数量达到了1300余家,涵盖党史国情、传统文化等多个领域,每学期能够提供2000多个市级社会大课堂活动课堂。
  为提高实践育人实效,市教委组织学校与社会教育资源单位对接,共同编制开发教育计划书,做到“行前有准备、行中有收获、行后有延伸。”去年,市教委出台了《关于依托社会大课堂完善中小学实践育人体系的指导意见》,对北京市的实践育人工作进一步进行了整体规划和全面部署。
  经过十年发展,北京市依托社会大课堂构建起来的实践育人体系,已经成为首都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本报记者 邹乐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