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北京教育督导 >  督导报告

2021年北京市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报告

时间:2022-03-22 来源: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分享: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持续推进素质教育实施与发展,2021年,北京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依据《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价方案》(京教督〔2018〕18号),对通州区、燕山地区部分普通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情况开展了督导评估。

  一、督导评估基本情况

  此次督导评估采取市级统筹、区级主责、市区联合督导的方式进行。2021年10月至12月,市教委、市政府教育督导室联合通州、燕山地区教委、教育督导室,组成市区两级督学专家队伍,分别对通州梨园学校和芙蓉小学、燕山前进二小和星城小学等17所中小学校开展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

  市、区两级督学专家本着“立足全面、着眼重点、把握关键、注重特色、找准问题”的原则,在学校自评的基础上,创新采用“实地督导+线上督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实地走访、听课看课、线上查阅档案材料、开展师生网络问卷调查等,深入了解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情况。专家组共听课100余节,座谈访谈干部、教师、学生300余人,并面向450余名教师、170余名小学生、90余名初中生开展问卷调查。在汇总市、区两级督学督导评估意见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对17所学校素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导评估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施素质教育督导评估总报告。

  二、主要成效

  从督导评估总体情况看,两区17所学校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责任认识到位,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育人观和质量观。能够基于校情、师情、学情,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依法规范办学行为,系统思考育人策略,全面提升育人质量,创新发展素质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党建统领学校发展,组织凝聚作用突出

  各校能够切实落实《关于加强中小学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注重把握学校正确发展方向,支持校长依法依规履行职责,推动学校健康发展。燕山前进二小作为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校,建立了新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机制,“蓬勃党建”品牌与学校中心工作日渐深入融合,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提升,为素质教育实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面向部分学校开展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6.7%的教师认为学校注重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注重加强教职工思想教育,落实常态化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教职工思想调研,证明党建工作在中小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作用更加突出,保障更加有力,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

  (二)重视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

  各校注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自觉践行“四有好老师”,自主争做“四个引路人”,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与身教相统一。各校还注重师德考评与监督,弘扬楷模,树立正能量,对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通州台湖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列入五年教育规划,坚持自评、学评、互评、校评相结合,不断完善师德考核制度。通过开展系列培训活动、评选活动,发挥典型示范效应,有效增强了教师立德树人责任感。学生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8.3%小学生和91.8%初中生认为大多数老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不仅重视学习成绩,还注重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做事,体现了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富有成效,教师能够自觉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深得学生喜爱。

  (三)以“双减”工作为契机,积极推动教学改革

  各校高度重视“双减”工作,以落实“双减”为契机,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治理水平。各校注重强化作业管控,严格执行五项管理,积极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增强课堂育人主阵地作用,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营造和谐课堂氛围,突出教科研引领,突出信息技术应用,全方位细化学校管理,全流程优化教学模式,全覆盖提供课后服务,切实推动减负提质增效。通州漷县镇中心小学在“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下,实施“润泽课堂”教学研究,制定课堂评价标准,开展“三实三活”教学实践,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重视作业管理与创新设计,建立班级、年级或学科组、校级三级管理制度,分层设计基础性、拓展性、个性化作业,分类设计课时、单元、学期作业,达到巩固性、诊断性、全面性的教学目的。督导工作中,实地走访发现,老师在课堂上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汇报展示等多种方式组织学习活动,说明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正逐步融入教师的日常教学,课堂教学更加注重采取学生体验、合作、探究和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

  (四)聚力实施“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各校围绕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坚持立德树人为首、全面发展为核,顶层设计为重,系统构建“五育”并举一体化策略和“五育”融合多样化育人途径。

  1.德育实效良好。各校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不断健全德育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德育工作体系,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格局,德育效果良好,学生熟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各校注重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注重发挥课堂德育主阵地作用,引导教师加强学科德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燕山星城小学创设了“以知养正、以情怡正、以规矩正、以行践正、以文显正”的多元育人途径,学校“养正”教育的德育价值凸显。通州玉桥中学进一步完善了“课堂评价表”,加大学科德育评价,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和谐统一。

  2.智育水平提升。各校积极引导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尊重学生差异,关注教育公平,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问卷调查数据显示,98.4%的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发展。99.4%的小学生和94.9%的初中生在学习中基本都能做到敢于质疑、主动探索,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州运河中学附属小学设计了符合学生认知需求的“学习单”,为学生学习方式变革搭建平台,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各学科还设计了课堂提问表,不仅记录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还引导教师扩大提问的覆盖面,让每个孩子都受到关注,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获。

  3.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及科技教育齐发力。各校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美育课和劳动教育课。学校不断优化学生体育锻炼、美育活动、劳动实践、科技教育等课程安排,保证学生每天体育锻炼至少一小时,掌握1-2项体育技能;着力提高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保证每个学生掌握1-2项艺术特长;注重培养学生基本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劳动技能。学校还积极组织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等活动,开设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开展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五)家校社协同式育人,营造良好学生成长环境

  各校能够发挥学校育人主体作用,积极联合家庭建立育人共同体,适时发挥社会育人的有益补充作用,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学校有完善的教师家访制度,通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讲堂等途径,加强信息沟通,共话孩子成长。一年来,各校未因疫情原因影响家访活动,在确保防疫安全的前提下,小学实地家访居多,占71.4%,初中电话短信联系家长居多,占69.4%。通州西集镇肖林小学重视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制定了家校合作、矛盾纠纷处理、家委会、家访等制度,通过各类微信群、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畅通家校交流,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学校还利用区域优势,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乡村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公益活动,让教育融入社会,让社会参与教育。

  三、问题及建议

  (一)部分学校办学理念内涵挖掘不够,年度规划目标不够具体

  建议学校紧紧围绕首都教育改革新形势新要求,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挖掘办学理念内涵,完善办学理念表述形式,指导广大干部教师落实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目标,全面引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课程与课堂教学等各层面工作。进一步细化明确年度规划目标,增强年度规划目标的层次性、阶梯性、可操作性和可监测性。加强内部督导制度建设,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强化学校自评工作,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做好自我诊断、自我发现、自我整改、自我提升,确保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规划落实到位。

  (二)部分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专业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学校加强师情分析,找准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考核考评制度,突出教师主体地位,进一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同时要结合学校教师队伍现状,建立教师专业发展长效机制,融合自主学习和专家引领、校内研修和校外研训、线上和线下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培养力度,着力打造学校优秀教师、领军人物,聚力锻造学科骨干教师、骨干班主任,努力创造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路径,形成良性教师发展梯队,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

  (三)部分学校课后服务统筹规划不够,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建议学校进一步统筹规划学校整体教育教学安排,科学安排课后服务时间,有效实施育人活动。加大学生多样化需求调研,充分挖据学校优势资源,合理引入社会资源,丰富课后服务供给。从面上看,学校要做到整体课程设计更加优化、更具发展性,课程内容更加多样、更具选择性,课程形式更加多元、更具吸引力;从点上看,学校要统筹设计课堂作业、课后辅导,保证课业质量;统筹安排体育课、大课间、课后服务锻炼,保证体育工作质量;统筹对接全体学生共性需求、学生个性需求,保证课后服务质量,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