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 北京赛区竞赛方案
为贯彻落实《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4年)》,展示首都高校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成果和当代首都大学生的创新创意综合素养,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服装学院承办的2023年北京市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暨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北京赛区竞赛,具体竞赛方案如下:
一、竞赛宗旨与目的
活跃大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激发大学生的创意灵感,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养,推动高校相关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及其与企业和社会组织对接的平台。
二、参赛资格
北京地区各类高等院校在校全日制大学生、研究生均可参加。
三、参赛规定
参赛作品必须按照大广赛组委会统一指定的命题和规定的企业背景资料(参见全国大广赛官方网站http://www.sun-ada.net、参赛手册以及官方微信平台)进行创作。
四、参赛作品类别
(一)平面类(平面广告、产品与包装、IP与创意周边)
(二)视频类(影视广告、微电影广告、短视频)
(三)动画类
(四)互动类(移动端H5广告、场景互动广告)
(五)广播类
(六)策划案类
(七)文案类(广告语、长文案、创意脚本)
(八)UI类(移动端、PC端)
(九)公益类(根据命题要求创作)
五、参赛作品标准
各类参赛作品应以原创性为原则,遵守《广告法》《著作权法》和其他相关法律及政策法规、行业规范等要求。鼓励采用广告新思维、新形式、新媒介进行创作。
六、作品规格及报送要求
(一)平面类
1、作品要求
方向一:平面广告(VI、海报、DM、长图广告、路牌广告、杂志广告等);
方向二:产品与包装(图案、插画、趣味涂鸦、瓶身、产品组合形态、外观、礼盒及箱体设计等);
方向三:IP与周边(IP、文创及其他创意周边)。
2、作品提交
(1)网上提交:文件格式为jpg,色彩模式RGB, 规格A3(297×420mm),分辨率300dpi,作品不得超过3张页面,单个文件不大于5 MB。长图广告作品数量6幅以内(含6幅)拼合在3张A3页面内;
(2)线下提交:与网上提交的作品要求相同。不接受纸质文件、光盘文件等。
(二)视频类(影视、微电影、短视频)
1、作品要求
(1)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
(2)影视广告时长:15秒或30秒两种规格,限横屏;微电影广告时长:30-180秒,限横屏;短视频时长:30秒以内(含30秒),限竖屏,视频宽高比9:20至9:16。不要倒计时,不可出现创作者相关信息。
2、作品提交
(1)网上提交:mp4格式,影视广告、短视频文件大小 不超过30MB,微电影广告文件大小不超过40MB;
(2)线下提交: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
(三)动画类
1、作品要求
(1)创作方式及制作软件不限,作品要符合动画广告的特点;
(2)15秒或30秒两种规格,24帧/秒。须有配音、配乐,画面宽度600至960像素,宽高比16:9。不要倒计时,不可出现创作者相关信息。
2、作品要求
(1)网上提交: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30 MB;
(2)线下提交:mp4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
(四)互动类
1、作品要求
(1)自由选择创作平台,可以为H5动画、H5游戏、H5电子杂志、H5交互视频等。作品分辨率要适合手机屏幕尺寸,即默认页面宽度640px,高度可以为1008px、1030px,总页数不超过15页。
(2)场景互动广告以H5文件形式加以演示说明,并提交作品链接。
2、作品提交
(1)网上提交:作品发布后的链接及二维码。注:保证作品在1年内能正常查看。
(2)线下提交:请将作品发布后的链接及二维码存在以参赛编号命名的jpg格式文件和以参赛编号命名的word文件中提交给所在学校。
(五)广播类
1、作品要求:15秒或30秒两种规格。
2、作品提交
(1)网上提交:mp3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3MB;
(2)线下提交:以参赛编号命名的mp3格式文件。
(六)策划案类
1、作品要求
(1)根据命题策略单中具体要求和侧重点进行创作;
(2)如命题策略单中无侧重说明,广告及营销策划案可参考以下内容框架:①内容提要;②市场分析(数据翔实,引用数据资料注明出处,调查表附后);③营销策略;④创意设计执行;⑤广告预算及媒介计划(应符合企业命题中的广告总预算);
(3)文件规格:页面尺寸为A4, 正文不超过30页(含封面、正文内容、封底),附件不超过10页。
2、作品提交
(1)网上提交:pdf格式,文件大小不超过100MB;
(2)线下提交:按参赛编号命名的策划书ppt或pdf电子版,连同其他音视频文件压缩打包,然后将压缩包按参赛编号命名后提交。文件大小不限。同时,还需提供纸质版策划书。
(七)文案类
1、作品要求
(1)广告语:字数不多于30字(含标点),具体字数视命题而定;
(2)长文案(含创意脚本:包括画面内容、景别、摄法技巧、时间、机位、音效等):字数在100-500字之间(含标点),具体字数视命题而定。
2、作品提交
(1)网上提交
广告语、长文案:提交时直接录入、编辑文字,作品无需加入命题logo,不得在作品中插入图片及其他形式文件;
创意脚本:网上提交时请选择长文案选项,pdf格式,不超过10MB。
(2)线下提交:按参赛编号命名的jpg格式文件,和可编辑的doc或pdf格式文件。作品内不可出现创作者相关信息。
(八)UI类
1、作品要求
(1)移动端:App界面设计、电商详情页、小程序、智能眼镜、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须符合移动端界面视觉设计的规范要求(建议App以iOS的设计规范为参照标准,小程序以微信小程序的设计规范为参考标准,智能手表可参考Iwatch智能手表的设计规范);
(2)PC端:网页设计、数字智能电视的界面设计、车载HMI等。须符合PC端界面视觉设计的规范要求;
(3)作品须符合相应设计规范及具体命题要求,主功能流程明确且完整,无过多干扰项,主功能流程页面数量10--15P;
(4)须展示完整界面和设计细节,体现设计说明、交互逻辑、UI效果图等可以充分展示设计作品的内容(注:设计说明无固定要求,可概述设计背景、受众群体、阐述设计理念、设计方向、设计目标、需求分析等)。
2、作品提交(以下方式二选一,网上提交及线下提交方式一致)
(1)线上提交:pdf格式文件。页面尺寸为A4,页面数量10--15P,文件大小不超过100 MB,若需展示交互效果可以在文档中附上文件预览链接或二维码(须确保链接有效性为1年);使用在线设计工具创作的作品,可提交文件链接及二维码(须确保链接有效性为1年)。
(2)线下提交:线下可提交pdf或ppt格式文件,规格要求同上。但提交的二维码则是以参赛编号命名的jpg格式文件(须确保链接有效性为1年)。
(九)公益类(根据命题要求创作)
1、根据公益命题具体要求,从所征集类别中自选类别进行创作。
2、作品规格、提交方式及要求,按相关类别标准执行。
七、参赛流程
第1步:下载命题
登陆大广赛官网(http://www.sun-ada.net以及官方微信平台)下载命题。
第2步:作品创作
第3步:官网注册、上传作品
在作品提交平台注册,填写报名信息(5月15日平台开放,6月15日16:00关闭。如有变化,以官网公布为准),按要求上传作品成功后,一组作品生成一个参赛编号,系统将自动生成参赛报名表及承诺书。须仔细阅读承诺书。
第4步:在线获取参赛报名表、承诺书,作者签字
作品正式提交后,所有参赛者须上传学生证截图,在线电子签名,方能在线获取参赛报名表及承诺书,请所有参赛者仔细阅读和检查,保证填写准确完整。
特别提示:参赛报名表中按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先后顺序填写,一经确认提交不得变更。(特殊情况下,多人团队可由其中一名作者代表其他作者在参赛承诺书和报名表上签字,并代为上传学生证。)
第5步:线下提交作品文件,报送至学校
作品文件(系统已生成参赛编号的正式作品)及参赛报名表的电子版报送至学校负责人,文件均以参赛编号命名(无需打印参赛报名表及承诺书)。各校大广赛负责人(详见附件1),无负责人的请各校组织指定,不接受单独报名。
第6步:学校初评
参赛院校自行组织校级初评,初评后提交给北京赛区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过去五年在北京赛区获奖平均数的2倍;首次参赛的学校,初评后的比例不得超过本校参赛作品总数的30%。
第7步:学校将初评选出的作品电子版及汇总信息报送至北京赛区组委会
学校在系统中将初评选出的作品信息,提交至北京赛区组委会账号。同时将导出的《学校作品汇总表》盖章,连同相关作品电子文件和策划案纸质版,在线下提交至北京赛区组委会。提交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20日(周二)16:00。
第8步:北京赛区评审及获奖名单公示
大广赛北京赛区组委会组织业界、学界资深专家进行北京赛区评审,公示获奖名单。
第9步:根据公示反馈,进行相关处理
根据公示情况及作品提交给全国组委会后的反馈,取消违规作品的获奖资格。纠正报名时因误填或疏漏造成的师生名字、院系信息等错误,但只可以修改错别字,不能够增删指导教师或参赛选手。
第10步:大广赛北京赛区颁奖典礼及获奖作品展示
北京赛区获奖作品将提交给大广赛全国组委会参与全国评审,在全国组委会公示获奖作品完毕后,北京赛区择日举行赛区颁奖典礼。
八、学生参赛须知
除严格按照参赛流程参赛外,还需注意:
(一) 作品提交
每件作品均需“两次提交”,一次为向大广赛全国组委会官方平台线上提交,一次为经所在学校向北京赛区组委会提交仅在官网自行提交的作品不具有有效参赛资格。两次提交,均不接受纸质作品提交。
参赛学生将作品、报名表电子版统一提交给所在学校主管竞赛的负责人,北京赛区不接受个人提交。
参赛学生要保证提交到学校的作品及相关文件内容与提交平台中的一致,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参赛作品任何部分严禁出现参赛学生的院校、系、姓名及其他特殊标记,否则视为无效作品。
(二)人数规定
作者人数:平面类、文案类不超过2人/组;短视频、互动类、广播类不超过3人/组;其他视频类(影视广告、微电影广告)、动画类、策划案类、UI类不超过5人/组。
指导教师人数:平面类、文案类不得超过1人/组;其他类别不得超过2人/组。
(三)遵守规则
创作中如使用了素材,务必在报名表中详细注明出处,并取得授权。
坚持原创,杜绝抄袭,请遵守《承诺书》的承诺;如出现抄袭或过度模仿的情况,北京赛区将通知学校进行严肃处理。
禁止一稿多投,指同一件作品按不同名字、按不同类别提交或创意雷同作品按不同命题提交,也不能将别的赛事创作的作品再投本赛事,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
(四)全国官网提交作品注意事项
1、参赛者在大广赛作品提交平台(详见官网首页)自行注册账号并按提示填写报名表及承诺书和上传作品。
2、妥善保管账号信息和密码,不要多次注册、多次提交同一件作品。尤其是团队合作项目,指定专人负责上传。
3、一件作品生成一个编号,提交到赛区的作品要与之保持一致。
4、尽量错开上传高峰时段,务必确保作品及参赛信息上传成功。若后台或报名表中出现作者字段或作品文件信息缺失,则视为参赛无效。
九、各校负责教师报送须知
(一)请未被列入附件1的高校、未确定或变更大赛负责人和联系人的高校,填写“XX高校2023第十五届大广赛联系人信息”(附件2)、加盖学校公章后,将拍照或扫描的电子版连同附件2电子文件提交至组委会秘书处信箱dgs@bift.edu.cn。
(二)根据大广赛“一次参赛 两次提交 三级评选”的原则,本次竞赛分为院校初评和北京赛区决赛两个阶段。初评由各院校自行组织实施,在向北京赛区提交学校作品汇总表电子版和盖章纸质版、相关作品电子版等资料时,必须同时向北京赛区上报学校初评资料,包括初评流程、评委构成、初评图片(5-10张)、影像资料(1-5分钟)或发布的新闻稿等,以作为优秀组织奖评判的标准之一。
(三)初评后提交给北京赛区的作品总数不得超过过去五年在北京赛区获奖平均数的2倍;首次参赛的学校,初评后的比例不得超过本校参赛作品总数的30%。
(四)无论学生作品是否在校级获奖,不应限制学生在官网提交作品。
(五)各校初评前,参赛院校须严格检查本校学生参赛文件的合规性(详见“八、参赛须知”)。
(六)各校初评后,各参赛院校将初评筛选出的作品电子版按参赛编号排序归置于“XX大学报北京赛区评审作品”文件夹下(切勿建立二级文件夹),将本校初评流程、评委构成、初评影像资料或发布的新闻稿等归置于“XX大学初评组织”文件夹下,连同从全国官网导出的“XX高校报送北京赛区评审作品汇总明细表(附件4)”Excel文件,压缩打包后以学校名称命名在组委会规定的截止日期前提交至北京赛区评选。
(七)参赛作品经院校初选后,于2023年6月20日(周二)16:00之前报送至北京赛区组委会。
(八)北京赛区评审结果公示后,各校大广赛负责人将本校在北京赛区获奖的作品电子版、XX高校报送北京赛区评审作品汇总明细表纸质盖章版统一提交给北京赛区。
十、经费来源
竞赛组织经费由市教委资助、承办方和组委会筹集构成,不收取报名费。
十一、奖项设置
北京赛区决赛设立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推荐参加全国总决赛。根据总量控制、优中择优的原则设立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
十二、交稿方式
(一)网盘共享
交稿时段:2023年6月19日早9点至6月20日16点,逾期不予办理。
交稿方法:请各校大广赛负责人或联系人将本校初评后的报北京赛区评审文件的网盘链接和密码发送到大广赛北京赛区官方邮箱dgs@bift.edu.cn。
(二)移动硬盘/纸质版提交
交稿时段:仅限6月20日12点-16点,提交所有作品电子版和策划案纸质版,逾期不予办理。
交稿地点:北京市朝阳区樱花园东街甲2号北京服装学院北门(仅限紧急情况,请提前联系预约)
收件人:李博凡 64288034
十三、联系方法
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北京赛区)组委会秘书处
联 系 人: 马老师、周老师
联系电话: 64288034
电子信箱:dgs@bift.edu.cn
大赛网站:http://www.sun-ada.net/
大广赛北京赛区公众号:大广赛北京分赛区DGS-BJ
附件: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