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五届(2019)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北京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要求,推动北京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内容紧密融合,促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决定举办第五届(2019)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委托北京高校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承办。
一、竞赛内容和要求
(一)竞赛网站: 本届竞赛知识点目录在爱课程微课竞赛网站:
http://weike.icourses.cn
和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网站:
http://cmc.xjtu.edu.cn
同步公布,竞赛作品提交及评审基于爱课程微课竞赛网站进行。
(二)本届竞赛公布的知识点已经删除了前四届已获过国家一等奖的部分知识点,并加了难度系数,请参赛教师在公布的知识点中选择。具体见竞赛网站。
(三)竞赛赛制分为传统赛制和精英赛制。
1.传统赛制内容包括两类:
一是“大学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参赛者可选择一个全国组委会发布的知识点,给出教学设计、时长10-15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支撑该知识点教学的相关辅助材料等。参赛教师应在全国组委会统一发布的知识点中选择参赛知识点,未发布的知识点作品不予接收。
二是“大学数学应用案例”,参赛作品应以具体实际问题为背景,应用大学数学课程的某一个知识点或者某一系列知识点进行建模解析,精心设计应用性教学案例,给出教学设计,并提供不超过20分钟的教学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相关教学辅助材料等。
每所参赛学校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上限为6件(其中高等数学和大学数学应用案例分别不超过2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等分别不超过1件)。每位参赛教师提交参赛作品数量为1-2件。
2.精英赛制主要面向往届已获得全国一等奖的选手,或者经两位及以上现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数学课程、数学类专业或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推荐,并经过本竞赛组委会评审推荐的选手。
选手可单独或牵头组成不多于3人的团队,制作大学数学基础课程某门课程中一章全部或大部分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单个知识点时长10-15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程视频、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支撑所选知识点教学的相关辅助材料等。
其中参加本届竞赛的微课程视频可以不覆盖选定一章的全部知识点,但牵头人需要提交不少于2个知识点的微课程视频,团队其他成员至少每人提供一个知识点的微课程视频。精英赛制选手报名时还应填写《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精英赛制报名(推荐)表》(附件2)。
3.参赛教师提交的作品及各种资源中不应包含作者姓名以及可能反映参赛学校的相关信息,其余格式及要求详见《第五届(2019)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竞赛技术规范》(附件3)。
教学设计要求:教学设计应充分反映参赛教师本人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教学特色等,同时也应包括教学对象分析、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总结等内容。参赛选手须填写《第五届(2019)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教学设计与说明》(附件5)。
教学视频要求:图像清晰稳定、声音清楚,作品表现形式多样化,重点突出在教师指导下可辅助学生自学的特点,体现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求:体现教学目标,反映教学内容,并与教学视频配套。
其它教学辅助材料:如动画、视频、习题等可按要求单独提交。
二、竞赛组织形式及评奖办法
(一)传统赛制
1.竞赛分初赛和决赛两级。初赛由各学校组织并进行评审,择优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决赛。竞赛设立组织委员会,聘请专家主持评审学校推荐作品。
2.决赛设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择优向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华北赛区推荐优秀作品。
(二)精英赛
符合条件的参赛选手及其作品经由本竞赛组委会审核择优推荐到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组委会,全国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选推荐优秀作品(集)参加决赛。具体评奖办法由全国组委会决定。
三、时间安排
参赛教师须2019年4月20前以学校为单位报名,获得用户名与密码后,于2019年6月5日前完成作品提交。2019年6月5日至6月25日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分赛区获奖作品。推荐赛区报全国组委会作品。
2019年7月1日至8月30日为全国决赛时间段,由全国组委会聘请专家进行网评及现场会评,于8月30日前评选出全国获奖作品,并在竞赛指定网站公布结果。
四、异议期制度
(一)决赛获奖名单自公示之日起一个星期内,任何个人或单位如有异议可实名提出,由竞赛组委会负责受理。异议须以书面形式提出。个人提出的异议,须写明本人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并有本人的亲笔签名;单位提出的异议,须写明联系人的姓名、通信地址(包括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并加盖公章。竞赛组委会对提出异议的个人或单位给予保密。
(二)与受理异议有关的学校有责任协助竞赛组委会对异议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竞赛组委会对受理的异议专门组织专家进行审议,并在一个月内对受理的异议给出客观、公正的复审结果,并书面答复异议提交者复审结果。
(三)参赛教师须填写《第五届(2019)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承诺书》(附件6)。对违反竞赛规则的参赛教师,一经发现、查实,即刻取消其参赛资格,在竞赛专门网站上对其所在院校予以通报,并取消该校下一年度参赛资格。
五、相关事宜
(一)本届竞赛更加强调教学设计的质量与水平,专家将先评价参赛作品的教学设计及电子教案,再对教学视频打分评奖。参赛选手须填写《第五届(2019)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教学设计与说明》(附件5)。
(二)竞赛组委会秘书处设在北京高校数学教育研究发展中心。
联系人:薛老师,13241838376(薛老师),010-62282322
李老师,18810308627
邮 箱:xue_wk@126.com
bjwkds@163.com
技术支持:刘洪伟
邮箱:weike_bj@163.com
电话:13681140355
竞赛网站:http://weike.icourses.cn
http://cmc.xjtu.edu.cn
附件(请在相关网站下载):
1. 第五届(2019)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方案
2. 第五届(2019)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竞赛报名表
3. 第五届(2019)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竞赛技术规范
4. 第五届(2019)北京高校数学微课程竞赛申报提交指南
5. 第五届(2019)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教学设计与说明
6. 第五届(2019)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承诺书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2019年4月8日
扫一扫分享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