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十大报告,老教授们这样说】中国人民大学陈甬军:研究中国式现代化 助推实现中国梦

发表日期:2022-10-31 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离退休工作处

分享: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认真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全面总结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宏观展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在北京教育系统老教授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很多老教授结合二十大报告和自己的研究领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撰写学习体会文章,畅谈学习心得。本专栏将陆续推出老教授们的相关文章,以飨读者。

研究中国式现代化 助推实现中国梦

陈甬军 中国人民大学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开幕会上所作的报告,感到我们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不断与时俱进,根据中国国情、发展阶段以及世界形势,在实现十九大决胜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基础上,又擘画了面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大图景。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征程的起步方略,全面科学地规划了未来五年促进中国发展的具体措施。作为一个研究经济学的教授,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内容十分丰富,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报告提出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认为,这为我们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了进行理论创新的历史机遇和责任使命。

  关于中国式现代化,报告首先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提法与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做出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相同之处表现在两者都是对于党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战略定位。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对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后者是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目标后对新的进军目标吹响继续前进的进军号。完全可以肯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的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一样,二十大对于党的中心任务的明确定位,对于统一全党意志、凝聚全国人民力量、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前进必将发挥特别重要的引领作用。

  报告进一步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些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是根据中国国情、发展道路和外部环境的特点提炼概括的,有实践成果,有理论基础。

  可以中国现代化的基础之一城镇化为例说明。由于人口规模巨大,中国城镇化道路就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老路,而是通过实践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镇化进程已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人口城镇化率由建国初期不足10%提升到目前的65%左右。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两亿多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既解放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产业升级和脱贫攻坚,又避免了一些发展中人口大国在城市化过程出现的贫民窟现象。短短四、五十年,无论在城镇化水平、城市规模、城镇基础设施等的数量上,还是在城市公共服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等的质量上,都得到大幅度提升,城市体系、新城市格局及城市治理机制日臻完善,正在逐步跃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成功,其最基本的历史经验可归结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镇化理念、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合力,以及注意城市乡村建设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等,从而形成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些中国城镇化的特色,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特色的一个缩影。

  上述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就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报告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归纳为九条: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中国城镇化的实践来看,它能够成功推进的最根本因素就是坚持党对城镇化工作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中国国情,与时俱进地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市发展思想以及人类城镇化的实践经验。这个本质要求就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一个体现。

  报告接着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这个就与前面对党的中心工作的提出前后呼应,规定了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间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这一系列论断,深刻总结了我们党执政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特别是从周恩来总理在第三、四届全国人大先后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以来五、六十年来领导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汲取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发展的成果,提炼了世界新技术革命和现代化研究的丰富经验,内容十分丰富、前后有机联系,逻辑性强,为中国式现代化定了基调、指明了方向,是我们开展中国式现代化研究、进行现代化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争取把论文写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大道上,用创新而管用的理论成果助推实现中国梦。

【学习二十大报告,老教授们这样说】中国人民大学陈甬军:研究中国式现代化 助推实现中国梦

  作者简介

  陈甬军,1954年生,浙江省宁波市人。1986年厦门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在国家计委从事地区经济规划与发展工作。1992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先后在厦门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财经大学特聘教授。

  研究领域长期聚焦于市场经济理论与改革实践、产业经济与区域发展理论、企业战略管理与实践等,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等省部级科研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二十余项。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