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研处 > 工作信息

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一)

发布时间:2021-06-11 来源:市教委科学技术与研究生工作处
分享:
 

  6月7日下午,市教委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在北京交通大学组织召开了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北京有关高校校领导、科研管理部门负责人120余人参会。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董进院长受邀参加会议并就科技创新的“微芯模式”做了专题报告,会议由市教委科研处处长李善廷主持。

  董进院长结合微芯院创新发展实践,系统总结了新时期科技创新及其组织形式特点,他认为,一是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科技创新应紧密对接社会发展需求,凝练任务方向,聚焦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目标要清,方向要明,集中力量做好一件事。二是要组建优秀大团队。学科交叉融合,创新需大团队合作,要真正汇聚起有共同目标的人才团队,聚力做事,系统做事,做系统的事。三是要合作赋能。要坚持满足需求为导向,加强与创新链上各有关单位的紧密合作,特别是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配合,服务自上而下的任务需求,高效推进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四是要有自造血功能。对接社会需求,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前期可以有财政经费的支持,但一定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和能力,要有离开“外力”、逐步实现不依赖财政经费就能够自给自足的目标和水平,形成自我造血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

  市科委机构处郝月喜副处长、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标准处仝海威处长分别就北京新型研发机构和北京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等有关工作情况做了介绍。

  市教委就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进行了再解读、再部署,并提出了工作要求。会议强调,高精尖中心是政府主导、高校支撑、多主体参与、实体运行的人才特区和科技特区,拟申建高校,一是要准确理解高精尖中心的定位。主动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构建符合高校实际、服务区域发展、全创新链聚力攻关的科研组织新模式;要处理好中心建设与学校改革发展关系,将中心建设纳入学校综合改革与发展规划,要强化管理职责和义务,切实为中心建设提供政策和条件保障,不能把中心建设看作“一次性”机会,脱离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之外。二是要创新中心组织模式。要善于抓住科学范式和创新范式变革契机,抓住学科交叉点和创新融合点,统筹整合好各种资源,找准对接点;不要简单地将中心建设看成一个大项目或大平台,去做“打包式”科研,既要学习又要创新、有别于现有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建设模式;高校聚力攻关科技创新应该有、也能够有自己的模式,希望各高校借申建高精尖中心契机,一道聚力创新探索,真正让科研创新体制机制变革释放出活力和创造力,构建起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体现高校特色和水平的、高质量科技创新支撑体系。三是要真正地实体运行。申建的中心一定要加强与各创新主体的深度合作,可以有共同主任、共同院长,真正让合作赋能创新,共同解决重大科学问题,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又能让创新的成效深化合作的基础。四是要明晰责任义务、增强使命担当。新时代新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中心建设中要有新的创新发展理念和科技管理思路,要有勇挑重担、敢于创新的责任,把中心建设作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重要抓手,作为推动科研创新机制与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作为学校服务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会议明确,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类高精尖中心建设,  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大顶层设计和统筹力度,结合人文社科科研特点和社会发展需求,强化教育教学育人导向,突出哲学社会科学服务社会功能,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贡献北京高校力量。

  下一步,市教委将会同各有关部门,继续加大组织指导力度,尽快推动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立项建设。

新一期高精尖创新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召开.jpg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