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权利意识提高时,家长应该怎么做

发布时间:2018-01-19 来源:政策研究与法制工作处
分享:
  小慧今年15岁,是一名初三学生。一天,小慧父亲发现女儿竟然在该写作业的时间上网看视频(其实是小慧和同学约好在网上讨论作业),这让他大为恼火,立刻把电脑关了,还叫来妻子一起教育小慧。父女俩吵得不可开交,父亲对着女儿的头“啪”地打了一巴掌。
  这下可不得了,小慧气得往自己房间跑,边跑边喊:“你打我,你看我怎么办!”小慧父亲本以为女儿说的是气话,没想到30分钟后,两位自称是反家暴专员的同志真的前来敲门。原来,小慧拨打了本市的反家暴热线,称受到父亲虐待,需要帮助。两位反家暴专员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父亲和小慧进行了疏导、调解和教育,最终,两人达成和解。
  过度打骂孩子是违法的
  这么小的孩子竟然知道对外告状,甚至有的还报警抓自己的父亲,到法院起诉自己的母亲……这些行为是很多大人想都不敢想的。孩子的这些行为让许多家长感到震惊、委屈:自己含辛茹苦抚养孩子,孩子不但不知感恩,居然还“状告”父母,这到底是怎么了?
  虽然孩子的行为让父母困惑不解,但父母还是应该冷静下来认真分析,不能一听到“告状、报警、起诉”这样的字眼就暴跳如雷。一些家长在埋怨孩子“不好管”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管孩子的方式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自己的教育行为孩子是否认同。尽管许多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教养方式缺乏对孩子的尊重,因此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
  案例中小慧报警的原因是挨了父亲的打。那么,“打耳光”式的教育手段合法吗?许多家长认为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有时必须采取辱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不打不成才”是我国相当多家长奉行的一条古训,一些人还把打孩子作为教育成功的经验之谈。殊不知,打骂孩子的危害非常大,其直接后果是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体会不到家庭的温馨,转而结交不良伙伴。打骂容易催化孩子的不良心理与逆反行为。打骂行为还是违法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0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别让孩子孤立无援
  在今天,未成年人的权利意识和平等意识比过去强多了,作为家长,不能再把孩子简单地视为一个弱小的需要特殊照顾的群体来看待,而应当把他们作为一个有意识、有权利的群体来尊重。在这一案例中,更应该反思的是家长,他们应该思考如何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使之更理想、有效。简单粗暴的行为只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很难有好的教育效果。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根据未成年人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在做出与未成年人权益有关的决定时告知其本人,并听取他们的意见。”家长应当把孩子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给孩子表达意愿和选择的权利,不能忽视孩子的需求,一味以自身好恶代替孩子做决定。
  孩子对外寻求帮助、打电话报警等行为应该得到鼓励,孩子的权利意识增强不是坏事,自我保护是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之一。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权利意识时,我们的保护制度应该跟上,让权利和义务落到实处,既不能让父母无法管教孩子,也不能让孩子处于家庭暴力的阴影中。
  在美国,如果孩子报警,家长是要被带走接受调查的。虽然最后的处理结果可能是不追究法律责任,但警方一定会介入,他们宁肯相信孩子说的是真的,也不会让孩子继续处于危险之中,哪怕这种可能性很小。在出现教育问题后,美国的家长一般会主动报警或向儿童福利部门求助,政府会有一系列措施跟进、解决问题。如果儿童福利部门认为家长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会要求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培训。如果亲子关系不融洽,政府会提供亲子关系调解服务等。在美国,孩子的健康、教育、发展都有一个无缝衔接的机制在监管、推进、落实,孩子永远不会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如果孩子不去上学,成了童工或流浪儿童,家长没有主动报警求助,会被视为对孩子的“忽视”,除了接受调查外,家长对孩子的权利会面临各种限制和监督。
  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如何在“尊重孩子自主权”和“行使自身惩戒权”中取得平衡,这里面有大学问,需要有大智慧。下面,就从实操层面,介绍几个实用的做法:
  1.根据孩子的年龄和智力发展状况,选择适当的教育内容,听取他们的意见。孩子参与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形式是很多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于涉及未成年人的事情,如购物、娱乐、学习等应听取孩子的意见,逐步培养他们“参事议事”的兴趣。但是,家长也要考虑孩子的客观能力,有的家长让孩子参与的决策超出了未成年人的实际能力范畴,无法达到教育目的。
  2.无论孩子说什么,家长都不要嘲笑、不屑,要多给予鼓励和肯定,让孩子的“参与权”和“发言权”发挥到极致。家长还可以让孩子处理一些简单的家庭事务,家长不要只充当“管教者”的角色,也不要把孩子限定在“被管教者”的角色里,多点沟通、多点“换位”,可以拉近孩子与家长的距离。
  3.孩子到了一定年纪,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很多事情都想亲自试一试。只要没有危险,家长应该尽可能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不仅可以锻炼他们早日摆脱对家长的过度依赖,还能增强他们的自尊感、自信心,让他们在尝试、体验中领悟生活的意义。
  4.当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当然应该惩罚、教育孩子,这是家长的权利,更是为人父母的责任。但是,惩罚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惩罚孩子时,家长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怒气之下对孩子进行语言攻击。另外,惩罚要就事论事,不要无限放大,更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
  来源: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律师 赵辉

扫一扫分享本页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